
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速自2020年三季度以来首次落入负增长区间,而服务消费却同比增长5.2%,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实际GDP同比增长5.2%,高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完成全年5%左右增长目标的进度良好。然而,在这总体平稳的数字背后,是一场静悄悄的经济转型攻坚战。
三季度政策重心转向“反内卷”,实际GDP增速达4.8%,较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速罕见落入负增长区间,而服务消费却保持强劲韧性。这些看似矛盾的数据背后,是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必然阵痛。
01 经济走势分化,内外需呈现鲜明对比
三季度中国经济运行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特征。上半年在“抢出口”活动、“两新”政策及财政政策前置发力的共同驱动下,经济增速表现亮眼。而三季度以来,政策重心转向“反内卷”,前期扩内需政策力度放缓。
“反内卷”政策重点通过限产改善市场供需格局,引导企业经营预期回升。但在政策推行过程中,多数企业投资动能受到压制,控制供给的同时也带来投资端需求的收缩。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从上半年的2.8%大幅放缓至前三季度的-0.5%。
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更是大幅走弱至-6.2%,较二季度的2.1%下行8.3个百分点。 房地产投资增速由二季度的-12.1%降至三季度的-19.2%,继续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大拖累项。地方政府在保民生、控风险压力下,对基建的投资节奏放缓,基建投资增速由二季度的7.6%降至三季度的-5.8%。
与投资疲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净出口在外贸不确定环境下保持韧性,拉动三季度GDP增速1.2个百分点。服务消费表现尤为亮眼,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长5.2%,好于商品零售的4.6%。 这种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的分化格局,反映出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
02 “反内卷”成效初显,价格企稳信号显现
2025年前三季度CPI累计同比下降0.1%,但核心CPI逐季回升,累计同比增长0.6%,较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显示国内物价水平延续温和修复态势。9月核心CPI在低基数下同比进一步上行至1.0%,连续五个月回升,并创19个月以来新高。 “反内卷”政策对工业领域价格的支撑作用开始显现。
前三季度PPI累计同比下降2.8%,与上半年基本持平,但9月降幅较6月收窄1.3个百分点至-2.3%,同时环比连续两个月持平,成为年内工业领域价格止跌企稳的积极信号。 政策针对煤炭、钢铁等此前“内卷”严重的行业发力,成效显著。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9月同比降幅较8月收窄3.0个百分点,环比上涨2.5%,连续两个月上涨;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9月同比降幅收窄3.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
价格企稳带动企业盈利改善。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1.6%,连续两个月增速加快。高技术制造业带动作用明显,1-9月利润同比增长8.7%;装备制造业的8个行业利润全部实现增长。 “反内卷”政策带来的影响呈现“上游强、下游弱”的特点。上游生产资料价格率先回暖,而下游生活资料PPI仍面临终端消费需求不足的制约。这种分化反映出政策效果传导需要时间,也提示政策需更加注重供需平衡。
03 货币政策新动向,结构性工具发力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通稿强调“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新增“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充分释放政策效应”表述。 10月27日,央行行长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宣布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央行在当下窗口重启暂停近10个月的国债买卖,是优化流动性管理、强化财政货币协同的一项关键举措。 随着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及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等增量政策推出,央行通过国债买卖与买断式逆回购、MLF加量操作等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配合,实现短中长期流动性精准投放。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累计新增30.0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4.4万亿元。
但季度表现开始出现分化,三季度受政府债券支撑力度减弱及私人部门信贷需求疲软共同拖累,社融增量同比由正转负,少增3402亿元。 信贷投放结构呈现明显分化。伴随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向好,企业短期贷款需求继续回暖,三季度新增2300亿元,低基数下同比多增5100亿元。但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仍偏弱,三季度同比少增4600亿元,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表现疲软相印证。
04 外贸顶压前行,市场多元化成效显著
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以美元计价)累计同比达到6.1%,较上半年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
分季度来看,三季度出口同比增速较二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至6.5%。 在三季度中美关税谈判尚未明朗的情况下,我国积极开拓非美市场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季度对美出口同比增速进一步下降3.4个百分点至-27.3%,拖累整体出口增速4.2个百分点;但对非美市场出口同比增长12.6%,拉动总出口增速10.7个百分点。 对东盟、中国香港等主要转口贸易伙伴出口继续保持高增速,分别同比增长18.2%、16.0%。我国对非洲、海合会、中亚五国、拉丁美洲、印度等新兴出口市场延续上半年的增长态势,其中三季度对非洲出口同比增长更是突破40%,达到41.4%。
从出口商品结构看,高端化、绿色化趋势更加明显。得益于全球人工智能投资大幅增长,三季度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长31.4%。电动载人汽车出海成绩亮眼,出口增速从二季度37.3%的高增速进一步攀升至三季度的51.2%。 “新三样”产品(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合计拉动三季度出口增长1.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关税冲击明显,服装、鞋靴、箱包、家具、玩具等产品对总出口的拖累达0.8个百分点。
05 “十五五”规划前瞻,勾勒发展新路径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五五”成为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建议》首次提出“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这一目标。2024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为40%,较美国的68%低28个百分点。
扩大内需成为“十五五”时期的战略基点。
规划明确了三大发展主线: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提升创新体系效能,完成新一轮核心技术攻坚;以扩消费为抓手,强化国内大循环。 针对当前经济面临的挑战,《建议》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规范地方政府经济促进行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规划还强调“投资于人”,将惠民生与促消费紧密结合。在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上,要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这一思路标志着经济发展理念的重要转变。
06 人工智能+行动,部署智能经济发展路线
2025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已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 截至2025年4月,国内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6万件,占全球申请量的39%,位居全球首位。人工智能正加速推动中国经济形态实现从数字经济到智能经济的跃迁。 2025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了从2027年到2035年的“三步走”发展目标与六大重点行动,构建起系统性推进框架。
《意见》聚焦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三大领域,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重塑传统产业竞争力。在工业领域,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在设计、生产、服务、运营等全环节落地,促进工业软件创新与智能制造装备发展。 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上海、浙江等地已出台具体实施方案。
例如,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组织开展2025年度上海市“人工智能+”行动项目申报工作,聚焦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行动,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
07 城市内涵式发展,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2025年7月,时隔十年,又一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 与传统的“外延式”或“粗放式”扩张不同,城市内涵式发展是一种以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和增强效率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强调从依赖土地、人口等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转向依靠科技创新、制度优化和精细化治理。
《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设定了明确的时间目标:到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基本建成。 国务院国资委提出要“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培育壮大城市新质生产力”。
城市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要素优化和治理革新,推动城市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增长。 城投公司转型成为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一环。截至2025年6月末,超六成的融资平台实现退出,意味着60%以上的融资平台隐性债务已经清零,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加快推进。
随着中美经贸紧张局势缓和,美国对华平均关税降低10%至31%,以及国内5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四季度中国经济有望迎来修复。但更深层次的变化已经发生。 中国经济正在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引领,从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场转型不仅关乎经济增长速度,更关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
商派官方订阅号
领取相关报告
近期文章
- 2025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深度观察:在“反内卷”与稳增长之间寻找新平衡
- 从Anker到泡泡玛特,新锐品牌用“赛道主帅战略”定义全球出海新规则|2026年出海指南
- 惊!Q3日赚2亿多的携程,净利润竟然打败了“茅台”
- 为什么你的“快递难上门”?快递擅自放驿站罚3万改变不了的行业“隐情”
- 中女经济新标杆!山下有松用 12 年证明:东方美学 + 实用主义,才是破局关键
- 2025服饰品牌微信私域商城搭建指南(2025实战版):以商派云店+OMS打造“AI驱动型”时尚私域
- 《一瓶面霜的全球之旅:2025年中国美妆市场的破局与新生》 ——毕马威报告深度解读
- 超越传统B2B商城,B2B Customer Portal(B2B客户门户)引领数智化未来
相关文章
产品推荐
- OMS全渠道智能运营中台 公私域连通/多系统集成/全渠道订单智能路由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02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