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东南亚的试验场到中东的蓝海,从AI驱动的创新到低空经济的崛起,中国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重塑竞争格局。
2025年,中国企业全球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战略窗口期。根据EqualOcean发布的《2025中国企业全球化趋势洞察暨Glocal100榜单》,中国与东盟已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2025年1-7月贸易额达5969.98亿美元,显著领先于欧盟和美国。
东南亚成为中国出口增速最快的区域市场,而非洲则以25.9%的同比增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新增长极。与此同时,中东凭借能源转型与数字化机遇崭露头角,拉美与中亚也在多边合作机制下加速崛起。
01 全球多极布局:从欧美依赖到新兴市场崛起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1-7月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已达5969.98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显著比重。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位居前四,是双边经贸往来的核心支撑。
非洲市场同样表现亮眼。2025年前7个月,中国对非洲出口同比大增25.9%,在主要区域中增速位居首位。这一趋势与中非高层互动频密相呼应,中国外长延续传统开年首访非洲,双方联合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为经贸往来奠定政策基础。
中东地区则展现出独特的两面性:一方面,沙特、阿联酋等国推进经济多元化转型,在新能源、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投入巨资;另一方面,地区冲突、宗教矛盾和大国博弈交织,政治稳定性仍存隐忧。
拉美市场持续走高,巴西和墨西哥稳居前两位,智利和秘鲁等国紧随其后。在具体商品结构上,中国对巴西出口以机电设备、化工产品和交通运输设备为主,三类合计占比超过六成。
中亚五国也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特别是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表现亮眼。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中亚在区域合作格局中的战略价值不断提升。
02 A股企业出海现状:过半走出去,深度国际化仅17%
截至2025年上半年,A股企业出海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5427家上市公司中,有2890家披露了境外业务收入,占比超过53%,说明“走出去”已不再是少数企业的尝试,而是普遍现象。
从国际化深度来看,虽然整体境外收入均值达到14.1亿元,但中位数仅1.48亿元,表明头部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巨大鸿沟。更值得关注的是,仅17.34%的企业境外收入占比超过50%,这意味着真正实现“深度国际化”的企业仍属少数。
行业分布上,电子行业以超6000亿元的规模和51.56%的境外收入占比稳居首位,显示其在全球领先的产业链优势下,中国电子行业在全球市场的核心地位。建筑装饰、家用电器、通信等行业在境外收入规模和占比两个维度同样位居前列。
企业层面,境外业务收入规模高度集中于龙头公司。比亚迪、美的、立讯精密、洛阳钼业等民营巨头均突破千亿规模,中国银行、中海油、中交建等央企同样稳居前列。
区域分布上,出海企业仍集中于东南沿海。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合计达1411家,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继续扮演出海主力军。上海、山东和北京依托总部经济与产业链优势,形成第二梯队。
03 内外驱动因素:政策、市场与技术三重共振
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加速得益于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政策支持的三重共振。
从外部环境看,美式全球化退潮,多极格局下“全球南方”的合作窗口期打开。中国通过中非合作论坛、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中国—拉共体论坛等机制,与非洲、中东、拉美和东南亚等区域建立了制度化对话平台。
2025年2月至9月,中国先后对东盟、拉美、中亚、中东和俄罗斯等地区推出免签或互免签证政策,显著拓宽了人员跨境流动的范围,为出海中企创造了更为顺畅的环境。
从内部条件看,国内市场增长放缓,海外已成为中国企业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必然选择。过去十年,中国消费市场在快速扩张后逐步进入换挡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从10%以上逐渐回落至4%左右。
政策层面,国家层面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体系不断完善。从教育培训、金融扶持到研发、物流与营销,全链条的政策组合拳正在落地:中小企业跨境电商计划降低了出海门槛,政策性金融和保险机构提供资金与风险保障,跨境物流与数字化基础设施提升了履约能力。
2024年至今,国务院、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等多个部委出台了十余项支持企业出海的政策文件,涵盖外贸稳增长、跨境电商与物流、金融与税收、合规与监管等多个领域。
04 三大变化:组织、产业与模式重构
随着出海步伐的加快,中国企业的组织形态正在重构。过去海外业务多由国内总部直接指挥,导致决策链条长、市场响应慢。如今,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在新加坡、迪拜、伦敦、洛杉矶等关键节点设立总部,把研发、营销、合规等核心职能迁往海外。
这种“多中心”格局也体现在团队层面,本地化团队逐渐从执行角色转向战略角色,承担市场洞察、产品迭代、品牌传播等关键任务。大量企业在东南亚、中东和欧美市场加大本地招聘,海外员工比例持续提升。
产业结构也在全面升级,出海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迁移。中国企业的出海发展历程,是从微笑曲线的最底端逐渐走向最顶端的过程。过去,低成本制造和OEM出口是主流;而如今,越来越多企业在研发、设计、品牌等高附加值环节崛起。
在研发端,新能源与智能制造企业成为代表。宁德时代、比亚迪、隆基等公司不仅出口产品,更在海外输出整套技术与解决方案。在品牌端,数字平台与文化消费品牌异军突起。
TikTok是迄今为止最快达到10亿MAU的社交媒体产品,阿里云已在全球构建29个公共云region、覆盖70多国,泡泡玛特等品牌则凭借IP与情绪价值进入全球年轻人消费场景。
商业模式同样发生深刻变化。传统巨头正从“卖货”走向“卖生态”,把长期沉淀的供应链、支付等能力打包出海:京东物流、菜鸟在欧洲、东南亚和拉美搭建海外仓与干线网络,美团输出即时零售调度系统,阿里云、华为云则以云计算与AI服务支持本地产业升级。
05 Glocal100榜单:新锐品牌与服务商共筑出海生态
EqualOcean通过独家制作的OCEAN评价模型,从海外布局、竞争表现、品牌影响力、创新与适应能力、未来竞争力五个维度系统评估企业全球化的能力与质量,评选出2025年中国出海全球化新锐品牌TOP50和品牌服务商TOP50。
新锐品牌榜单显示,硬件与硬科技比重更高,机械设备、计算机与家用电器居前,表明AI原生与智能硬件展现出更强的跨区域市场竞争力。从出海地区分布来看,布局呈现“欧美+东亚+中东”三极结构。
融资结构偏向早中期,资本更青睐快速验证与规模化阶段。外资与国资共同活跃,既有国际基金与科技巨头的战略投资,也有各地产业基金与央国企资本参与,部分公司形成“外资配国资”的混合股东结构。
服务商榜单则反映了一个重要趋势:出海全球化服务商正在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操作系统。数字化、财税与支付三类服务商合计占比近四成,是中国企业出海过程中最核心、最基础的支撑。
支付是跨境的“第一步”,决定资金流能否安全回流;财税是企业扩张后的“必修课”,保障跨境经营合规并降低隐形成本;数字化则是规模化的“加速器”,帮助企业在多市场、多团队环境下实现标准化与高效协同。
除三大底座之外,细分领域的专业服务正快速崛起,法律、人力、营销、公关、金融与翻译等服务商合计近三成,对企业出海的落地与持续运营至关重要。
06 四大未来趋势:新三样、新组织、新生态与新品牌
EqualOcean判断,自2025年起,中国企业出海的黄金十年发生“赛道换轨”,增量更集中在“软硬一体、可复制”的产品上。全球最刚性的三类需求分别对应——低空、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因此,EqualOcean提出了面向未来十年的出海“新三样”: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具身智能。
低空经济已经进入分化发展阶段。中国凭借庞大城市群与成熟制造链条,展现出巨大的潜在空间。大疆等无人机公司已通过消费级产品率先建立全球品牌影响力,时的科技、峰飞航空科技等新秀则在eVTOL等细分赛道实现技术和订单突破。
人工智能正成为企业全球化的底层驱动力。中国无论在应用数量还是模型性能上都呈现出快速追赶的态势,并逐步缩小与美国的差距。生成式AI正迅速从技术突破走向应用爆发,成为全球互联网与智能终端生态的核心驱动力。
具身智能技术正成为出海的新趋势。其出海模式正从单纯的“设备出口”转向“场景驱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与本地化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再仅仅是硬件设备,还要兼具算法、可靠性与长期交付能力。
组织层面,出海不只是资本和产品的全球化,更是人才的全球化。中国企业正积极在全球范围内招揽并整合多元化人才,实现了“全球人才为我所用”的新格局。
生态层面,中国企业出海正从过去“品牌独行”转为“服务商前置、资本协同、政府通道加持”的全生态模式,形成可复制、低风险、规模化的出海新生态。
品牌层面,“生而全球化”企业涌现,他们把世界当起点,不走“先国内再出海”的老路。华人创业团队与借链而来的国际品牌一起协作,从创立之初就考虑全球市场,形成便于复制、组织扁平、决策高效的新全球化模式。
从东南亚的试验场到中东的蓝海,从AI驱动的创新到低空经济的崛起,中国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重塑竞争格局。未来十年,随着新三样、新组织、新生态与新品牌的协同发力,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将更加宽广而深远。
商派官方订阅号
领取相关报告
近期文章
- 2025年中国企业全球化迎来黄金十年:新三样、新组织与新生态驱动全球市场新格局 |商派ShopeX
- 时尚变革·多元共生:2025世界服装大会即将登陆东莞虎门 |商派服饰行业资讯
- 《时尚2025:全球时尚产业变革与战略转向全景分析》
- 2025年海外运动户外品牌拓展中国市场的IT系统架构分析 :从官方商城、CRM、WMS、POS到OMS系统
- 三棵树发布2026空间美学设计趋势:从功能满足到情感共生的范式升级 |商派
- 3700亿消费补贴背后的零售新变局!2025年上半年中国零售格局演变与消费趋势深度分析
- 2025-2026年小家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市场破5000亿元,智能化、健康化与个性化引领新浪潮 |商派整理
- 2025|The Evolution and Trends of China’s Omni channel Retail E-Commerce |全渠道零售洞察
相关文章
产品推荐
- 全渠道一盘货OMS方案 全渠道一盘货库存管理与共享/全渠道订单智能路由履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