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商标博弈的本质:符号权力的边界争夺战
中国台湾智慧财产局对”JIU JIU”商标的裁决,揭示了奢侈品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矛盾——品牌符号的延伸效力与法律认定的有限性。
尽管MIU MIU以全大写字母LOGO构建了强烈的视觉符号,但台湾当局认为”JIU JIU”首字母差异显著(J与M的拼写/发音差异),且Miu Miu在化妆品领域未形成市场认知。这一判决暴露了奢侈品牌在跨品类、跨地域扩张中的两大盲区:
品类认知断层:Miu Miu虽通过欧莱雅合作高调宣布进军美妆市场(2025年首发产品),但其香水业务自2015年推出后长期未深耕,导致法律上缺乏化妆品领域知名度的实证。
地域策略滞后:Prada集团未能提前在目标市场完成商标全品类注册,尤其忽视了对”音节结构相似性”的前瞻性防御。类似问题在梵克雅宝四叶草系列维权案中同样存在,其三维商标注册耗时十余年,最终仅获平面商标保护。

二、低仿品泛滥:符号稀释引发的市场渗透危机
JIU JIU和MIN MIN等”变体仿冒”现象,本质上是对品牌符号价值的解构。与高仿品直接复制LOGO不同,这类低仿通过音节重组、字体微调(如”u”变”n”)制造认知模糊,尤其对价格敏感的新兴消费者形成误导。小红书超千条”MIN MIN是什么牌子”的讨论,印证了这种策略的有效性。
对比数据:
• Miu Miu 2024年Q1营收同比暴涨60.2%至4.16亿欧元,但其大众市场渗透率提升的同时,仿品搜索量同步激增300%;
• 梵克雅宝2023年在中国市场因仿品导致的销售额损失预估达2.3亿美元,相当于其全年营收的8%。
这揭示了奢侈品行业的一个悖论:品牌声量扩张与符号控制力成反比。当Miu Miu通过”知识分子风””千金美学”吸引Z世代时,其标志性褶皱设计缺乏如LV老花的强视觉垄断性,反而为仿冒者留下操作空间。

三、法律困境背后的行业结构性矛盾
台湾败诉案折射出全球奢侈品知识产权保护的三大系统性缺陷:
注册逻辑与商业实践的脱节
商标法以”先注册先得”为原则,但奢侈品牌往往依赖历史积淀构建价值,导致像Miu Miu这类新兴增长品牌在拓展新品类时面临”认知真空”。对比LV近期通过元宇宙虚拟商品提前注册全类商标的策略,Prada的滞后性显露无疑。
司法裁量的地域性差异
中国大陆对驰名商标实施跨类保护(如Burberry 2024年获判600万元赔偿),但台湾地区采用更严格的”同类混淆”认定标准。这种分裂性迫使品牌必须在每个市场建立独立的法律防御体系。
仿冒产业的技术反制
深圳水贝市场出现的AI驱动仿冒设计、TikTok上跨境仿制品分销网络,已超越传统法律工具应对范畴。Ralph Lauren采用的区块链数字ID、Entrupy人工智能鉴定系统等,预示着技术维权重构的必要性。
四、战略启示:从被动维权到主动符号垄断
商标布局的军事化思维
• 全品类注册:参考爱马仕对其橙色商标在35个商品/服务类别的全覆盖;
• 音节防御:对品牌名称进行变体组合注册(如MIUMIU/MIU-MIU/MIU²),类似特斯拉注册”T$C3LA”防御加密货币蹭热度。
认知基建的提前铺设
LVMH在推出首个美妆系列前三年,已通过快闪店、KOL体验装发放构建市场认知。Miu Miu需加速美妆产品试用品投放,尤其在争议地区形成使用证据链。
技术+法律的双轨制防御
• 运用NFT确权:如Gucci与SuperRare合作将设计图铸链;
• 动态监控系统:建立仿冒关键词库(如MIN/JIU/MAU等变体),实时扫描电商平台。
消费者教育的符号战争
通过”反仿冒艺术展”等营销活动,将正品LOGO升华为文化符号。Prada基金会可策划”MIU MIU字体演化史”展览,强化消费者对字母组合的敏感性。
五、行业变局:奢侈品知识产权保护进入纳米级管理时代
Miu Miu败诉案标志着行业转折点:粗放式品牌扩张时代终结,精细化符号管理时代开启。
• 数据佐证:2024年全球奢侈品知识产权诉讼量同比上升37%,其中72%涉及跨品类/跨地域争议;
• 成本重构:头部品牌法律支出占比从1.2%升至3.5%,LV每年投入1.2亿美元用于全球商标监测。
未来,奢侈品牌的竞争力将不仅取决于设计创新,更在于构建法律、技术、营销三位一体的符号垄断体系。那些未能将LOGO转化为”不可篡改的文化密码”的品牌,或将重蹈Miu Miu的覆辙——在业绩飙升的同时,遭遇符号价值被蚕食的隐性危机。
(全文共2180字)
商派官方订阅号
领取相关报告
近期文章
- 为何知名品牌认为“落地复杂难 IT 项目,商派更具优势”?——剖析商派在“复杂难”数字化项目交付中的竞争力
- Insta360影石创新市值突破1200亿元:90后技术极客刘靖康,用硬科技改写全球消费电子格局
- AI智能玩具赛道火热:ZTE中兴、索尼、字节跳动、乐森、萌友智能纷纷加码
- AI智能家电:技术革新重构生活方式——海尔、美的、格力依托制造优势,华为、小米发挥系统优势;华曦达、云米聚焦特定场景
- AI宠物的“数字温暖”,技术重构下的情感陪伴新物种!百度、小米、华为通过“硬件+AI生态”模式切入
- 童装与电商双轮驱动下的战略突破:361°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57亿元
- GENTLE MONSTER(GM眼镜)新加坡滨海湾金沙旗舰店焕新启幕:以空间叙事重构零售未来
- Songmont山下有松:一个国产轻奢包袋品牌的商业进化论
相关文章
产品推荐
- OMS全渠道智能运营中台 公私域连通/多系统集成/全渠道订单智能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