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渠道O2O订单履约场景
品牌企业基于组织架构的管理定义,一般会将线上电商与线下门店划分为两个独立事业部(单独运营、独立结算),从集团角度的视角来看,两部分业务相对割裂,无法高效协同。
例如:大促活动期间,线上销售火爆而仓库履约发货运力不足,最终会导致仓库包裹堆积,甚至爆仓,影响发货效率,也间接造成消费者收货时间延迟,体验下降。
同时反观品牌线下门店,因选址等多种原因,很多品牌门店客流量有限,门店人均效率偏低。以上问题,商派全渠道O2O中台方案就能有效解决。
商派全渠道O2O中台方案:通过协同门店POS系统的标准化对接,实现全渠道O2O订单智能路由履约场景,即线上平台下单,线下门店履约。实现线上订单消费者指定门店自提-发码核销的全流程;支持门店店员拒单后,订单自动路由其他门店进行履约发货。

履约场景1——自提订单:消费者在线上平台下单后,可以自主选择去就近的门店提货。(也可以理解为,消费者以线上平台的会员身份和优惠价格,买到品牌就近线下门店的产品。)
履约场景2——线上订单:基于平台活动期间发货时效的严格要求,业务人员设置自动策略,择优选择消费者就近的门店进行履约配送到家。
|商派全渠道O2O中台方案6大价值

1、提升发货时效
——门店作为前置仓快速履约,降低大促活动期间爆仓概率
2、提高消费者购物体验
——及时性:支持门店闪送&当日达,便利性:支持到店自提
3、增强用户粘性与互动
——门店作为物理场景和触点与线上客户互动
4、增加门店销售机会
——自提订单引流到线下门店,可以增加销售机会,提升销售转化
5、提升线下门店的坪效
——全渠道O2O数据模型跑通以后,可以参考线上订单的区域差异,为线下门店选址做参考,降低选址难度
6、加速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
——online to offline业务协同,降低研发及维护的成本投入
内容:商派中台产品部门 、徐礼昭
平台/服务商视角——
DTC模式下,“熟人经济”和“货架经济”之间的边界正在消融(附模型图)
商派计三勇:公域需重新划分;私域与边界无关,和企业视野、野心有关!
从头部企业走向“平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集团业务中台应该如何重构?
超级平台的用户旅程运营模型总结对比:阿里、京东、天猫、字节、腾讯···
@点击文章链接阅读
商派官方订阅号
领取相关报告
近期文章
- 为何知名品牌认为“落地复杂难 IT 项目,商派更具优势”?——剖析商派在“复杂难”数字化项目交付中的竞争力
- Insta360影石创新市值突破1200亿元:90后技术极客刘靖康,用硬科技改写全球消费电子格局
- AI智能玩具赛道火热:ZTE中兴、索尼、字节跳动、乐森、萌友智能纷纷加码
- AI智能家电:技术革新重构生活方式——海尔、美的、格力依托制造优势,华为、小米发挥系统优势;华曦达、云米聚焦特定场景
- AI宠物的“数字温暖”,技术重构下的情感陪伴新物种!百度、小米、华为通过“硬件+AI生态”模式切入
- 童装与电商双轮驱动下的战略突破:361°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57亿元
- GENTLE MONSTER(GM眼镜)新加坡滨海湾金沙旗舰店焕新启幕:以空间叙事重构零售未来
- Songmont山下有松:一个国产轻奢包袋品牌的商业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