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空间设计核心的深刻转变
当我们谈论空间设计时,我们不再仅仅讨论冰冷的墙体与家具的堆砌,而是居住者情感与生活方式的具象表达。根据优居视界与三棵树联合开展的涵盖3000余位设计师的系统性调研,空间设计的核心正在从“功能满足”转向“情感共生”。数据显示,绝大多数设计师已在创作中融入中式美学元素,同时主流客户也明确提出了对“空间情绪价值”的需求,天然材质因此成为家装选择的主流。
这一转变背后,是政策、文化、技术与消费多元动因共同推动的结果。从政策层面的“双碳”战略推动绿色材料普及,到Z世代用“去风格化”审美重构设计语言;从国潮2.0引发的传统文化创新热潮,到智能家居与空间美学的深度融合,空间设计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范式升级。
第一章:行业背景与宏观趋势
1.1 政策驱动:从标准到市场,重塑家装价值逻辑
环保认证从“加分项”变为“必选项”,推动材料市场向绿色化转型。国家持续加码绿色建筑政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修订)版明确要求,2025年新建住宅绿色建材使用率需达100%,室内空气质量污染物浓度需低于国家标准限值的80%。

2025年初,“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中国住房政策从“量”到“质”的转型。政策导向下,家装行业的价值重心发生转移:布局合理性、功能适配性、长期耐用性成为核心竞争力。
国家针对绿色建材、智能家居等领域的补贴政策直接降低了消费者的家装成本,刺激市场需求释放。购买纳入“绿色建材推广目录”的产品可享3%-5%的购置税减免,智能家居设备“以旧换新”补贴最高达2000元/户。这些政策显著提升了中高端家装产品的渗透率:环保涂料补贴后终端价格下降15%-20%,智能马桶、新风系统等产品市场普及率较政策实施前增长30%以上。
1.2 行业变革:整合革新与模式转型
行业格局呈现“头部整合+腰部细分”的新秩序。头部家装企业通过“供应链整合+标准化服务”快速扩张,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10%提升至2025年的25%。

中小型企业则向“区域化、专业化”转型,专注老房改造、高端定制等细分领域。服务模式方面,传统“设计+施工+材料采购”的碎片化服务逐渐被“整装套餐”和“全案”替代,80%的头部企业推出“一站式交付”服务,交付周期较传统模式缩短30%,客户满意度提升至80%以上。
数字化赋能成为效率提升的关键驱动力。BIM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建筑信息模型与涂料施工系统的无缝对接,AR虚拟样板间等工具使客户决策周期缩短60%。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正全面普及,将进一步推动行业思维与模式的创新变革。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30年,实木家具行业的智能制造渗透率将超过70%。
1.3 消费市场解读:从功能主义到情绪价值
健康空间刚需化趋势下,天然材质备受欢迎。消费者对健康空间的追求,促使家装天然材质市场蓬勃发展。据预测,2025年全球实木家具市场规模将突破34.5亿美元,并以6.96%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张。中国市场作为核心引擎,木质家具销售额预计突破2000亿元,定制家具增速达15%,环保型产品占比超30%。
《2024天猫住宅家具白皮书》中“自然疗愈”相关搜索词笔记数增长76%,证明融入天然材质的健康空间正成为市场主流。
空间情绪价值觉醒,消费者青睐专属定制空间。挪威建筑理论学家诺伯舒兹的“场所精神理论”揭示,情绪价值空间能引发人与场的“共情”。《2024中国家居行业白皮书》显示,85%消费者希望被视作独立个体。2024年中国定制家具市场达4189亿元,同比增长9.9%;Z世代62.3%的订单含定制服务,78%愿为独特设计支付溢价。
居住消费观更为理性,质价双优更平衡。《2025家装消费趋势洞察》指出,用户装修预算普遍出现“缩水迹象”。5-12万元的预算区间份额从70.38%大幅下滑至61.3%,而5万元以下的装修预算占比从11.73%攀升至16.48%。

银发族适老需求凸显,“享老”赛道值得关注。2024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3亿,占全国人口的22.0%。老年群体的消费能力与观念正同步迭代,从“被动适应养老”到“主动享受生活”的转变,为适老化家居开辟出更具活力的需求场景。
新国风2.0崛起,东方美学产品走红。从电商平台上的祥龙元素到街市上的新中式穿搭,新国风2.0正以汹涌之势席卷消费市场。《2024年中式营销洞察报告》显示,中式相关种草笔记数增长71%+、商业笔记数增长168%+;家居家装行业笔记增长超108%。
第二章:设计师双重视角的趋势解码
2.1 调研样本说明
参与本次调研的3000多名设计师涵盖全国各地区,21.87%的设计师从业7~10年,47.13%从业10年以上,拥有丰富的设计行业服务经验。
设计师们的从业方式多样,其中设计工作室占比达53.29%,成为当下设计师群体服务消费者的主要方式,装饰公司以24.29%位居第二,独立设计师群体以15.60%的占比成为住宅空间设计领域内的潜藏力量。

2.2 人群画像
设计师画像:老手主导·新人添彩
超过四成的设计师从业10年以上,1-3年的年轻设计师占14.15%。84.46%的设计师主要做私宅(住宅、公寓、别墅),55.17%的设计师从事商业空间设计。
客群画像:三类主流玩家
调研识别出三类主流客群:
- 年轻时尚群体(74.26%):以“个性表达与社交适配”为核心,拒绝固化风格
- 新婚家庭:以“实用性价比与未来适配”为关键,73%的家装需求聚焦材质环保健康
- 中产阶层:聚焦“品质提升与家庭平衡”,85%将“布局合理性”列为首要需求
2.3 空间美学设计洞察
设计师角色正从“技术执行者”转向“生活方式顾问”。调研显示,设计师对设计要素的排序中:“整体布局与宜居性”以综合得分4.56位居首位,“美学风格”以4.24紧随其后,“预算”以2.95排在最后。
在选择材料时,60.37%的设计师重点关注材料的健康环保认证,52.29%选择“小众个性品牌”,略高于选择“国际或国内知名品牌”的49.06%。
色彩选择方面,79.65%的设计师选择以“低饱和自然色”为主,64.83%的设计师选择中性色作为“万能背景板”,39.15%的设计师用“高饱和亮色”作为空间的“点睛之笔”。

风格趋势呈现“去定义化”。虽然70.12%的设计师在项目中运用“现代极简”,但这些项目基本为混搭,如现代极简+自然原木,核心是“匹配生活方式”。
中式元素现代化创新演绎成为潮流。78.42%的设计师会在作品中融入“中式美学”,但均以现代视角重构,打破传统与现代的壁垒。
2.4 设计师眼中的消费者
消费者需求从“物理空间”向“情感体验”升级。调研显示,62.37%的客户明确要求“多功能复合场景”,67%的设计师反馈客户明确提出对“空间情绪价值”的重视。

智能家居概念深化,“懒人经济”硬控消费者。设计师表示,消费者对智能家居产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空调及新风系统(78.42%)、智能照明控制(72.19%)、家庭安全监控(68.80%)。
国货品牌迎来“升咖”。64.53%的客户在选择家居品牌时更容易接受中国头部品牌;54.10%选择新势力年轻潮牌,高于进口品牌。76.29%的客户将“环保认证”列为材料选择首位,环保问题始终是消费者考虑家装材料的必备因素。

第三章:2026空间美学设计趋势预测
3.1 色彩趋势:低饱和为主调,传统色为点睛
低饱和自然色成为空间基底,通过柔和质感缓解视觉疲劳;具有文化属性的传统色经降饱和处理后作为点缀,实现“一空间多情绪”的动态表达。79.65%的设计师选择以“低饱和自然色”为主,45.25%的设计师选择“传统色的现代化应用”作为空间记忆点。
日本色彩治疗协会的跟踪调查显示,合理运用色彩搭配的居住空间,能使居住者的焦虑指数降低37%。未来,情绪设计将成为设计的核心竞争力,设计师需学习“环境心理学”和“色彩心理学”,通过色彩、光影、材质等空间元素主动引导积极情绪。
3.2 材质趋势:天然为主,科技为辅
天然材质经防水、防霉技术改良后适配多元场景;智能材质隐形融入,与天然材质混搭,通过冷暖、软硬对比强化触感记忆点。73.06%的设计师认为木材、黏土灰泥、亚麻等“天然材质”将成主流;66.70%看好“功能性涂料”;仿生材料获得50.32%的认可度。
设计师喜欢通过“板材+金属”“水泥+布艺”这种冷暖、软硬对比,创造有层次的质感体验。70%的设计师偏好“板材+金属”的混搭,65%的设计师偏好“玻璃+石材”的混搭,50%的设计师偏好“混凝土+织物”的混搭。
3.3 空间重构趋势:从固定分区到弹性可变
空间设计正从“一次性定型”转向“动态生长”,其核心逻辑是让空间具备适配多元场景、承载生命周期的弹性。这种重构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首先是功能场景的灵活融合。LDK+X设计(客厅、餐厅、厨房一体化+“X灵活区”)的普及成为重要标志,约40%的新建住宅已计划采用此种设计。
其次是小户型的极致适配。可变性设计成为关键解决方案,预计小户型家装中,可变性家具的使用率将增长35%。
此外是生命周期的长效适配。空间需随家庭结构变化同步进化,例如儿童房预留隔墙拆除接口,便于未来改造成书房。
3.4 智能趋势:从设备堆砌到隐形服务
智能家居的发展正经历从“功能炫技”到“无感服务”的范式升级,其核心是让科技隐形于空间美学,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体验。
终端消费者对智能家居核心需求占比为:家居产品智能控制(72.19%)、智能远程操控(55.14%)、环境智能监管(78.42%)。最好的智能是“忘记它的存在”,这种“场景预判”让交互更自然。

3.5 文化表达趋势:传统美学日常化
传统文化在空间中的应用正突破“符号拼贴”的浅层阶段,转向“精神内核”的现代表达。78.42%的设计师会在作品中融入中式美学,但不再直接复制具象符号,而是提取其“基因特质”。
传统工艺通过科技赋能突破应用局限:苏绣纹样借助数码印花技术实现批量生产;天然大漆与木质、金属等材料结合,增强艺术性的同时延续材质独特质感。
色彩文化进行当代转译,传统色不再局限于特定场景,而是通过“低饱和化”、“场景融合”实现日常化表达。
3.6 服务模式趋势:终身陪伴式设计
家装服务正从“一次性交易”向“全生命周期陪伴”升级。调研显示,74.26%的客户期待设计师“先懂生活,再做设计”;82.24%的客户重视“施工标准与规范”;71.16%的客户需要“售后保障”但更期待“长期生活支持”。

这种全周期服务的本质是从“卖产品”转向“卖体验”。设计师与装修公司需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行业层面可建立“服务标准认证”,帮助消费者识别优质服务。
结语:空间美学的终极使命
未来的空间美学,是科技与人文的深度协同,是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更是艺术与功能在现实中的和谐统一。三棵树作为中国涂料行业的领军企业,持续深化在绿色建材、环保涂装及建筑节能等领域的研发与美学应用,从材料源头助力建筑与室内空间实现绿色化、人文化与美学化升级。
一切努力的最终目标,始终是以“人”为尺度,重新定义空间价值——让每一处居所成为居住者精神的栖息地,让每一次设计,都成为开启美好生活的崭新开篇。
本报告基于对3000+设计师的深度调研,由三棵树联合优居视界共同发布,旨在为行业呈现一幅兼具理性分析与人文温度的趋势蓝图。
商派官方订阅号
领取相关报告
近期文章
- 2025年中国企业全球化迎来黄金十年:新三样、新组织与新生态驱动全球市场新格局 |商派ShopeX
- 时尚变革·多元共生:2025世界服装大会即将登陆东莞虎门 |商派服饰行业资讯
- 《时尚2025:全球时尚产业变革与战略转向全景分析》
- 2025年海外运动户外品牌拓展中国市场的IT系统架构分析 :从官方商城、CRM、WMS、POS到OMS系统
- 三棵树发布2026空间美学设计趋势:从功能满足到情感共生的范式升级 |商派
- 3700亿消费补贴背后的零售新变局!2025年上半年中国零售格局演变与消费趋势深度分析
- 2025-2026年小家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市场破5000亿元,智能化、健康化与个性化引领新浪潮 |商派整理
- 2025|The Evolution and Trends of China’s Omni channel Retail E-Commerce |全渠道零售洞察
相关文章
产品推荐
- 品牌云店新零售商城 品牌连锁O2O新零售商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