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结构性优化特征。本文将从全球经济环境、中国经济表现、结构性挑战、政策应对及投资策略五个维度,全面剖析当前经济形势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主导下的增长放缓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增长预期普遍下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年初的3.3%下调至2.8%,世界银行从2.7%降至2.3%,OECD从3.1%降至2.9%。这一调整主要源于两大因素:
贸易摩擦加剧成为主导全球经济经贸格局的最大不确定性。关税政策已从单纯的经济工具演变为兼具政治博弈、产业保护和财政调整功能的复合手段。美国对华”对等关税”政策暂缓期限由7月9日延至8月1日,税率区间15%~50%,而中美关税协议将于8月12日到期。这一政策变化导致全球贸易总额下降,博弈加深,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美元体系面临结构性挑战。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特朗普施压美联储,美元信用持续受损。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包括贫富分化加剧、财政赤字持续扩大、债务和利息负担加重以及政策连续性缺失。尽管7月以来美元指数止跌回升,但《Genius Act》的出台显示美国正大力发展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试图通过新形式维持全球金融影响力。
二、中国经济:结构性优化与韧性显现
在全球经济放缓背景下,中国经济展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结构性优化特征。
出口表现超预期。在中美贸易战持续多年的情况下,中国出口战略布局和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二季度出口增速达6.2%,高于一季度的5.7%及去年全年的5.8%。出口市场多元化取得进展,欧洲(剔除俄罗斯)和东盟占出口比重分别达17.9%和17.8%,而美国占比降至11.9%(2018年为19.2%)。产品结构方面,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内需市场逐步恢复。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消费回升,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0%,高于去年全年1.5个百分点。服务消费展现韧性,新型消费场景和业态不断涌现,特别是文娱、交通、旅游等领域表现突出。投资方面,8000亿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全部下达,地方专项债提前发行,推动基建投资增长4.6%。设备工器具投资增速高达17.3%,对整体投资贡献率达86%。
产业结构持续升级。新质生产力及高质量发展相关产业增速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生产均维持高位增长,设备更新类投资与高技术产业投资表现亮眼,显示中国经济正在向创新驱动型增长模式转变。

三、挑战与风险:多重压力下的经济韧性测试
尽管整体表现稳健,中国经济仍面临诸多挑战:
出口可持续性存疑。”抢出口”和”抢转口”的阶段性透支效应明显,6月对越南出口增长23.8%,对泰国出口增长27.9%,而这些国家同期对美国出口也大幅增长。但随着美国自8月1日起对经越南转运商品征收40%关税,转口贸易成本优势将削弱。同时,美国此前大量进口和囤货的透支效应开始显现,进口需求减弱,企业预期不甚乐观。

消费增长动力减弱。家电、汽车等耐用品更新周期长、购买频次低,叠加地方密集出台补贴政策,部分消费意愿已被提前释放。6月家电零售增速从5月的53%降至32.4%,政策拉动效应明显减弱。虽然下半年仍有1380亿资金支持以旧换新,但规模略小于上半年且基数抬高,对社零的拉动将弱于上半年。
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至11.2%,新房与二手房量价齐跌,尚未止跌回稳。4月以来成交持续弱于过去4年同期,政策效果已经减弱。房价调整带来居民资产负债表缩水,通过负向”财富效应”影响居民消费,居民提前还款现象抑制消费增长。

内生动力不足。居民就业和收入预期、信心指数仍较弱,制约消费投资。上半年居民消费倾向为65.5%,与2024年上半年基本持平,但低于2016-2019年同期的68.3%。投资增速放缓至2.8%,民间投资出现负增长(-0.6%),与国有投资(5%)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微观主体冷热不均。
四、政策应对:多措并举稳增长调结构
面对复杂形势,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财政政策持续加力。加速存量专项债资金使用,推动城市更新、土储、消费、育儿补贴等政策迅速转化为实物工作量。中国政府负债率低于国际水平,为政策提供了空间。8000亿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全部下达,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的进一步到位和使用,将支持基建投资持续发力。
货币政策保持宽松。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断式逆回购、国债买卖等新投放渠道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结构性工具精准投放,定向支持科创、股市、消费、外贸等领域。降息降准窗口仍在,名义利率下调有助于缓解实际利率上升对经济的抑制作用。
产业政策优化升级。创造有效需求,扩大高品质供给,优化产能布局,促进差异化发展和良性竞争。6月13日国常会提出”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已供土地和在建项目进行摸底。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聚焦”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人民币汇率稳健运行。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约1.9%,幅度小于其他货币。随着国内经济回稳,中美利差趋于收窄,跨境资金净流入利于人民币汇率企稳,预计将围绕7.1~7.2窄幅波动。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和第三大支付货币,上半年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达8.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五、投资展望:在变革中寻找机遇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资本市场呈现出结构性机会:
股票市场:A股估值仍具吸引力,科技主线、产业转型突围方向(如AI、创新药、新消费)值得关注。五年规划在即,产业政策共振将带来机会。供给出清所带来的供需格局改善领域,以及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深海科技、银发经济等政策强化方向具有潜力。稳定现金流资产在低利率环境下表现突出,高股息投资价值有望延续。

债券市场:面临低利率下的震荡格局。资金持续流入推动债券收益率下行至低位,红利类资产阶段性占优。外部风险难消,内需缓慢修复,基本面仍有压力,货币政策将持续宽松配合财政发力。预计债市将延续震荡,10年期国债利率区间为1.5%-1.8%。
黄金市场:长牛不改,具有战略配置价值。COMEX黄金期货一度突破3500美元/盎司,贸易摩擦、地缘冲突等催化避险需求,特朗普政策反复引发美元信用受损担忧。全球央行连续3年增持约1000吨黄金,远超前10年年均400~500吨的水平,新兴市场央行增持意愿更强,中国央行已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
结语:在变革中育新机
2025年下半年,中国经济虽面临多重挑战,但通过多年战略布局和结构调整,已积累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出口多元化、产业升级、内需潜力释放等积极因素将持续发挥作用。政策层面,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力,产业政策精准滴灌,将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支撑。
在全球格局重塑的背景下,中国企业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投资者应关注结构性机会,在科技突破、产业升级、消费变革等领域寻找长期价值。尽管前路不乏挑战,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不会改变,在变革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能力将持续增强。
商派官方订阅号
领取相关报告
近期文章
- 盘点法国12大家具品牌/零售商!哪些更有潜力?IKEA、Habitat、Alinéa、BUT···
- 2025下半年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全景展望:推动城市更新、土储、消费、育儿补贴等政策
- True Classic:小众DTC男装日销30000+件,覆盖190多个国家!
- BBB、DMS(B2B)与SB2B商城系统对比分析:2B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解决方案
- GREE格力电器“国际首创”两项压缩机技术通过“国际领先”鉴定;为“中国智造”增添新注脚
- GREE格力电器:以自主创新铸就中国智造新标杆;30余年时间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 ANTA安踏战略投资韩国Musinsa,在中国开100家门店:撬动Z世代潮流的生态协同实验
- 从“符号价值”到“情绪价值”——Gucci 失速背后,奢侈品逻辑正在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