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将探讨分析一个正在重塑户外行业的重要趋势——可持续消费。
最近南方周末绿色研究中心发布的《户外爱好者的可持续消费观(2025)》报告,用2049份真实用户调研数据,给我们揭示了户外消费市场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作为从业者,这些洞察真的让我眼前一亮!
一、认知鸿沟:户外人”心口不一”的可持续观
先来看一组让人玩味的数据:89%的户外爱好者认为”户外人有更强的环保意识”,95%认同”户外生活需向可持续发展”。但吊诡的是,76.55%的人同时认为”可持续是营销方式”。这种看似矛盾的心理,恰恰反映了当前市场的真实状态。

“我们爱自然,但不确定品牌是否真爱环保”——这可能是大多数户外玩家的心声。报告中有个金句特别到位:”户外生活需向可持续发展代表了态度和期待,可持续是营销方式代表了消费者的顾虑。”北京商道纵横的郎华副总说得更直白:”基于真实转型,以可持续价值为牵引扩大可持续消费人群的营销都是积极的营销。”
二、消费决策:功能至上,可持续还在”陪跑”
当真正掏钱买单时,户外人的选择就很现实了。在影响消费的七大因素中:
- 功能性以70.72%的占比稳居第一
- 耐用性63.25%位列第二
- 而可持续仅18.59%,排名第五
这说明什么?可持续目前还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我们行业有个共识:再环保的冲锋衣如果漏雨,在山上可是要命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耐用性这个兼顾性价比与可持续的选项能高居第二,已经暗示了未来的融合方向。
三、信息困境:消费者在”可持续迷雾”中摸索
为什么认知和行动存在落差?报告揭示了关键症结:信息供给严重不足。超半数(51.73%)受访者只能依靠”产品宣传广告”辨别可持续性,45.88%靠”品牌信任”,37.34%看”销售链接承诺”。但讽刺的是,仅20.2%的人见过产品详细标注环境影响信息。

认证标签的认知度更令人担忧:
- 一级能效52.4%还算可以
- FSC森林认证33.1%
- CQC减碳标签25.6%
- 6.8%的人表示所有标签都没见过
“多数认证缺乏进一步解释,很多人不知道背后的含义。”这份报告一针见血。这就像给消费者一本没有注释的专业词典,看得见字却读不懂意。
四、破局之道:透明化沟通创造消费动能
好消息是,只要信息透明,消费者愿意用钱包投票。在帐篷选择实验中:
- 63.2%选标注面料+展示认证的
- 31.0%选仅说明面料的
- 仅5.8%接受无说明产品
这验证了北京大学高彧彧教授的研究:知识水平提升直接带动消费意愿。她的实验显示,提供节能灯泡的环保信息后,95%的参与者提高了支付意愿。欧盟研究也佐证:标明耐用性能使产品选择率从27%飙升至47%。
五、溢价密码:修补经济正在崛起
最让我惊喜的是修补服务的溢价能力:
- 40.46%愿为可修补背包多付钱
- 其中18.32%接受10%以上溢价
“户外用品可靠性高,我们习惯稳定专一,修补满足了感情寄托。”一位受访者的话道出了本质。这提示品牌:情感联结可能比环保说教更有说服力。
相比之下,”回收材料”就显得尴尬:
- 56.3%将其列为最关注因素
- 但仅36.57%愿为此多付钱
- 49.11%认为可持续产品不耐用
专家分析很到位:目前回收材料多用于降级产品,给人”廉价不耐用”的印象。但浙江英瑞特的胡鹏岩指出:”未来随着碳交易成熟,可持续材料价格可能低于新品。”这或许能打破”便宜无好货”的认知怪圈。
六、包装革命:极简主义正在获胜
有个反常识的发现:55.3%的户外人偏爱简易包装,仅需:
- 透明塑料内包装(27.8%)
- 或干净外纸盒(27.5%)
一位志愿者说:”现在包装太’精美’,LOGO太大,量特别大还难回收。”这提醒我们:Z世代消费者正在用极简主义对抗过度包装。
七、二手经济:97%的接受度预示新蓝海
二手装备的接受度惊人:
- 97%愿买仅城市穿一次的冲锋衣
- 81.4%接受半价以上
- 25.3%愿付八折以上
这说明高性价比的二手经济已经成熟,品牌是时候建立官方二手交易平台了!
八、人群画像:谁在引领可持续消费?
报告勾勒出典型画像:
- KOL最关注可持续(21.37%)
- 从业者反而最低(15.49%)
- 潜水/跑步/攀岩爱好者更积极
- 年收入20-50万、消费1-1.5万的中产是主力
- 50-59岁已婚群体意外登顶
这打破了”年轻人更环保”的刻板印象,说明经济实力和生活阅历同样影响可持续选择。
九、行业启示:从”漂绿”到真绿的转型之路
报告最后给出深刻建议:
- 透明化沟通:用消费者语言解释可持续特征
- 情感化联结:像修补服务那样创造情感价值
- 全链路设计:从材料到包装的系统性变革
- 二手生态:建立品牌认证的循环体系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夏青院长说得好:”消费离不开标准,要对消费者的身体安全负责,对国家绿色发展有贡献。”这或许就是户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终极方向。
结语
这份报告给我的最大启发是:可持续不是营销噱头,而是重塑商业逻辑的钥匙。当户外消费从”炫耀性消费”转向”责任性消费”,真正把产品生命周期与环境影响纳入考量,我们迎来的将不仅是商业增长,更是整个户外文化的升级。
最后抛个问题给大家:你愿意为哪些可持续特征多付钱?是回收材料、可修补设计,还是碳中和生产?欢迎留言区讨论!下期我会深度分析几个把可持续做出差异化的品牌案例,记得关注哦~
(注:本文数据及核心观点均引自南方周末绿色研究中心《户外爱好者的可持续消费观(2025)》报告,完整版可查阅官方发布)
商派官方订阅号
领取相关报告
近期文章
- “友昌母婴OMS项目”完美交付上线,客户向商派发来感谢信!友昌集团合作品牌包括:贝亲Pigeon、Medela、Combi等
- 2025《户外爱好者的可持续消费观报告》解读户外消费新趋势:修补经济正在崛起;极简主义包装获胜;二手经济造新蓝海···
- 中国速冻食品行业的领军品牌”大红德邻”|商派B2B商城客户
- 2025年中国润滑油行业深度解析:供需格局、产业链全景与未来趋势
- 从电商618看 2025 消费新革命:当 AI 重构购物逻辑,精简主义如何席卷全品类?
- 宝酒造食品(TaKaRa)与商派达成“OMS订单中台”项目合作
- 全新版本「佛罗伦萨小镇奥莱GO」商城正式上线! 商派提供系统与技术支持
- 享誉全球的高端床垫品牌“丝涟Sealy”发来感谢信!称赞商派团队的服务能力让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