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消费市场中,Z世代(1995-2009年出生)已成为零食消费的主力军。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不仅拥有强大的购买力,更以其独特的消费偏好重塑着整个零食行业的格局。
本文将深入剖析Z世代的零食消费行为特征,从人口规模到消费能力,从口味偏好到包装需求,全面解读这一群体对零食行业带来的深远影响。
Z世代:零食消费主力军的崛起
中国Z世代人口规模已达惊人的3.4亿,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一庞大基数为其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值得关注的是,里斯战略定位咨询的调查数据显示,Z世代的月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值高出49.36%,展现出非凡的消费潜力。
在零食饮料消费方面,数据更为亮眼:全国80%以上的Z世代每月零食饮料花费超过400元(日均10元以上),其中一二线城市中有40%月消费达800元以上,21%甚至超过1000元。
这个年轻群体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零食行业格局。传统领导品牌主导的市场结构正在被打破,新兴品牌通过精准把握Z世代需求实现弯道超车。比如,一些创新品牌通过品类创新成功建立市场地位,它们不只是在卖零食,更是在贩卖一种Z世代认同的生活方式。
在产品研发层面,行业呈现出看似矛盾的”健康化”与”刺激化”双轨并行趋势:乐事对核心产品线进行”减少50%饱和脂肪”配方升级的同时,各种加麻加辣的”重口味”零食也在不断涌现。
Z世代的影响力更体现在营销方式的革新上。这个群体是数字原住民,他们的消费决策深受社交媒体影响。

敏锐的品牌已经转向更多元化的营销手段:劲仔小鱼通过与当红艺人合作,在直播和短视频平台与年轻人”玩在一起”;嘉顿则官宣朱主爱作为星推官,在社交平台发起话题互动和挑战赛,有效提升品牌在年轻圈层的影响力。这些案例表明,赢得Z世代不能仅靠产品本身,更需要构建情感联结和身份认同。

口味偏好:健康与刺激的二元追求
Z世代对零食口味呈现出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二元追求,这种独特的消费心理正在重塑整个零食行业的产品开发策略。在健康意识觉醒方面,Z世代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严谨态度,”谈’糖’色变”成为普遍现象。
在社交媒体健康科普的影响下,”过量糖分=肥胖+长痘”的等式深入人心,这直接推动了低糖低热量饮品的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农夫山泉东方树叶在茶饮料市场的份额达到33.5%,而其30岁以下的消费者占比高达70.8%,充分印证了这一趋势。
健康导向的口味变革不仅限于糖分控制。
Z世代对食盐摄入同样敏感,关注钠含量带来的水肿和肾脏负担问题。这种认知促使调味品行业进行战略调整,如六月鲜推出轻盐昆布酱油和轻盐牡蛎酱油,松鲜鲜则利用高山松茸提味减少盐分使用。更有趣的是,Z世代已经建立起对脂肪的”优劣”判别体系——他们了解健康油脂对代谢的积极作用,也警惕不健康脂肪导致的动脉硬化风险。
乐事品牌敏锐捕捉到这一认知变化,将中国核心产品线全面升级为低芥酸菜籽油配方,减少50%饱和脂肪,这一举措既顺应健康潮流,又保住了产品的美味体验。

与健康趋势并行的,是Z世代对重口味刺激的持续热忱。
辣条、自热火锅等重口味零食在年轻群体中广受欢迎,成为他们释放压力、享受片刻放纵的重要选择。市场数据显示,主打重口味的零食品牌往往能快速打开市场,获得可观份额。这种健康与刺激并存的消费行为,反映了Z世代”平衡生活”的哲学——平日注重健康管理,偶尔通过重口味零食获得即时满足和情绪宣泄。
Z世代的口味探索远不止于此,他们还是多元口味的积极尝鲜者。
在互联网信息环境的熏陶下,年轻消费者对各地特色零食充满好奇,地方传统糕点、腌制食品等小众品类因此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将不同食材或口味进行创新组合的”跨界”零食也备受青睐,这种对新奇口味的追求不断推动市场创新,促使企业开发更多元的产品线以满足Z世代永不停歇的尝新欲望。
包装设计:从功能载体到社交货币
Z世代对零食包装的要求早已超越传统保护产品的基本功能,呈现出多维度的审美与功能需求。高颜值设计成为吸引这一群体的首要因素,数据显示,包装视觉吸引力在Z世代购买决策中占据重要权重。
三顿半咖啡凭借其独特的数字编号迷你杯包装,成功打造出超高辨识度的品牌形象,这些小杯子不仅实用,更成为年轻人社交媒体分享的”常客”,实现了产品到社交货币的华丽转身。
同样,空刻意面借鉴高端化妆品包装思路,采用极简时尚的设计语言,既满足了Z世代的审美需求,又通过”在家轻松做餐厅级意面”的定位提升了产品溢价能力。

实用便捷性同样是Z世代包装评价的关键指标。这一群体生活节奏快,需要即开即食、省心省力的零食解决方案。小仙炖即食燕窝的成功印证了这一点——通过解决传统燕窝炖煮繁琐的痛点,开创全新品类,连续五年保持市场领先。
劲仔小鱼则通过便携小包装设计,精准切入健身、办公、追剧等多场景消费需求,特别是其糖醋味和卤香味产品因低卡特性,成为运动人群的理想能量补给。这些案例表明,包装便捷性创新能够有效提升产品使用体验和复购率。
Z世代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的消费行为带有强烈的社交分享属性,这要求包装设计必须具备激发传播的潜力。
LINLEE手打柠檬茶的营销策略极具参考价值,该品牌通过”买茶送小黄鸭玩偶”的简单创意,将产品与可爱形象强关联,成功激发用户分享欲望,实现从30家门店到500家的指数级增长。

嘉顿饼干则通过明星代言结合话题营销,在社交平台发起#轻松生活上上签#等互动活动,有效提升品牌在年轻圈层中的声量。这些成功实践揭示了一个核心规律: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包装不仅是容器,更是品牌与消费者对话的媒介和社交传播的催化剂。
场景化消费:精准匹配多元需求
Z世代的零食消费呈现出鲜明的场景化特征,不同情境下的口味偏好和包装需求差异显著,这要求品牌必须进行精细化运营。一人食场景的兴起尤为值得关注,自嗨锅正是精准捕捉这一趋势而获得爆发式增长。通过自热技术简化烹饪流程,自嗨锅让单身年轻人也能轻松享受传统上需要多人共享的美食,其麻辣、番茄等重口味选项特别适合独处时的味蕾刺激和情绪宣泄。这一创新模式使品牌在短短三年内实现10亿元营收,四年估值达70亿元,充分证明了对Z世代”独乐主义”需求把握的商业价值。

社交分享场景对零食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要求。在这种情境下,零食充当着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和话题开启者,因此口味需要具备更强的普适性。研究表明,甜咸适中、接受度广的零食更易成为社交场合的”硬通货”。
包装设计则承担着更重要的社交功能,嘉顿威化饼干通过清新亮眼的包装设计和”多轻松女团舞”等互动活动,成功将产品转化为年轻人社交分享的内容载体,这种”可分享性”成为品牌在社交场景竞争中的关键优势。
Z世代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元,不同场景对零食的需求差异显著。数据显示,84%的Z世代会在通勤途中进食,这就要求零食必须便于携带和单手食用。办公场景下,健康且能补充能量的零食如坚果更受欢迎,它们既能提供营养又不会影响工作效率。
娱乐放松时,重口味的辣条、自热火锅则成为释放压力的首选。劲仔小鱼通过同一产品线的不同口味和统一的小包装设计,成功实现多场景覆盖——麻辣味满足娱乐需求,糖醋味适配办公场景,展示了产品矩阵策略的强大灵活性。这种场景化思维启示品牌需要超越单一产品逻辑,构建能够满足Z世代全天候、多场景需求的产品生态系统。
品牌策略:全方位迎合Z世代需求
面对Z世代这一极具潜力的消费群体,零食品牌需要制定系统性的策略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口味创新是吸引Z世代的首要切入点,品牌应当深入挖掘这一群体关注的健康议题,开发功能性零食产品。

日本三得利的做法极具参考价值,该品牌针对体重管理需求,在茶饮料中添加”槲槲皮素苷”推出”特茶”系列,成功带动功能茶市场发展。同样,奈雪的茶挖掘油柑的保健功效,推出霸气玉油柑系列,该产品一度占据品牌茶饮销量的20%以上,超越长期畅销的芝士草莓。这些案例表明,将健康功能与美味口感相结合,能够有效满足Z世代”既要又要”的消费心理。

包装设计策略需要兼顾美学价值与实用功能。
三顿半咖啡的数字包装不仅具有极高辨识度,其小巧的罐装设计也便于携带和收藏,这种”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哲学值得借鉴。空刻意面则通过借鉴美妆品类的包装语言,成功提升了传统意面的品质感和时尚度,使产品在社交媒体上自然形成传播效应。更前沿的探索包括智能包装技术的应用,如可显示产品新鲜度、营养成分的交互式标签,这些创新既能提供实用信息,又能增强消费体验的科技感和趣味性。
在营销推广层面,Z世代要求品牌采取更加立体多元的沟通方式。线上线下融合是基本要求——劲仔小鱼既进驻线下商超便利店,也通过直播和短视频与年轻消费者实时互动。明星和KOL合作同样重要,但需注意与品牌调性的契合度,嘉顿选择朱主爱作为星推官就成功强化了品牌年轻化的形象。
最具Z世代特色的是话题互动营销,通过设计具有参与性和分享价值的社交活动(如挑战赛、UGC内容征集),品牌可以低成本实现广泛传播。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营销活动必须建立在对圈层文化的深刻理解基础上,用Z世代的语言与他们对话,而非简单地进行单向灌输。
未来趋势与战略启示
Z世代零食消费市场正朝着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这一演变将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口味创新将继续沿健康与特色双轨并行。健康化趋势将进一步深化,低糖、低盐、低脂及功能性添加将成为产品标配,如乐事减少饱和脂肪的配方升级。与此同时,地域特色口味和新奇组合也将持续涌现,阿宽红油面皮的成功已经证明,将地方美食全国化推广是一条可行路径,该品牌年营收已稳定在10亿元以上。更前沿的探索可能包括分子料理技术在零食中的应用,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口感和风味体验。
包装设计将迎来革命性变革。环保诉求推动可降解、可回收材料广泛应用,这不仅是社会责任,也日益成为Z世代的选择标准。智能包装技术可能取得突破,通过二维码、AR等技术实现与消费者的深度互动,甚至根据个人健康数据提供定制化营养建议。个性化包装也将大行其道,品牌可能提供DIY设计平台,让消费者参与包装创作,或推出限量版、联名款满足收藏欲望。这些创新将使包装从单纯容器转变为连接品牌与消费者的智能界面。
对零食品牌而言,把握Z世代消费偏好需要系统性战略思维。产品开发必须坚持健康与美味的黄金平衡,任何牺牲口感单纯追求健康的产品都难以获得持久成功。包装设计要同时具备高颜值、便捷性和社交传播潜力,实现”一见钟情、用完不忘、乐于分享”的效果。营销活动则需深耕圈层文化,用Z世代的语言和方式与他们真诚对话。最重要的是,品牌需要建立快速迭代机制,因为Z世代的偏好变化速度远超以往任何一代,唯有保持敏锐和灵活,才能在这场持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些能够将健康理念、美味体验、社交属性和科技应用完美融合的品牌,必将赢得Z世代的长期青睐。
Z世代作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其独特的零食消费偏好正在深刻重塑行业格局。通过本文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赢得这一群体的关键在于理解他们多元复合的需求本质——既要健康又要刺激,既重实用又爱分享,既追求个性又渴望认同。对零食品牌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那些能够将健康理念与美味体验完美结合、让包装既实用又具有社交货币属性、营销既创新又真诚的品牌,必将在Z世代主导的新消费时代占据制高点。未来已来,唯变不变,零食行业的创新者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商派官方订阅号
领取相关报告
近期文章
相关文章
产品推荐
- B2B/B2B2b/S2B2B数字化系统 经销商订货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