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三峡学院花75万元买1个299元的路由器”事件持续走热。
离谱开局:75 万天价路由器事件引爆舆论
在大众对高校采购合理性的密切关注下,一则 “重庆三峡学院花 75 万元买 1 个 299 元的路由器” 的消息,如一颗巨石投入舆论的湖面,激起千层浪。这一事件的曝光,迅速成为网络热点,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强烈质疑。
事情源于重庆三峡学院的一次防火墙及 DNS 设备采购项目。在 4 月 27 日,学校于 “重庆市政府采购网” 发布了竞争性谈判公告,预算金额和最高限价均为 90 万元 。到了 5 月 9 日,中标结果公示,成交供应商为丰都县洪正商贸有限公司,中标金额 85 万元。
然而,令人咋舌的是,其中主要标的信息里,一台品牌规格型号为 “普联 TL – R473G” 的 “出口防火墙”,单价竟高达 75 万元。但只要在电商平台简单搜索就会发现,这款产品实际上是普通的千兆有线路由器,售价仅 299 元,价格相差高达 2500 倍。
如此巨大的价格落差,瞬间点燃了大众的怒火,大家纷纷对此次采购的合理性、公正性提出质疑,舆论一片哗然。
事件回溯:从招标到质疑的全过程
(一)招标启动:需求与流程初现
4 月 27 日,重庆三峡学院在 “重庆市政府采购网” 发布了防火墙及 DNS 设备采购 (CQS25A00331) 竞争性谈判公告,正式开启了这次备受争议的采购流程。公告显示,本次采购预算金额和最高限价均为 90 万元,采用竞争性谈判的采购方式。这一采购方式旨在通过与多家供应商进行谈判,以获取性价比最优的产品和服务,理论上能够充分激发市场竞争,为学校采购到质优价廉的设备。从公告内容来看,学校对网络防火墙及 DNS 设备有着明确的需求,期望通过此次采购,提升学校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满足教学、科研等工作的网络需求 。
(二)中标公示:天价路由器浮出水面
5 月 9 日,“重庆市政府采购网” 发布了中标 (成交) 结果公告,丰都县洪正商贸有限公司以 85 万元的报价成功中标。这本是一次普通的采购项目中标公示,然而,其中主要标的信息却让人大跌眼镜。一台品牌规格型号为 “普联 TL – R473G” 的 “出口防火墙”,被标注单价高达 75 万元。这一价格与大众认知中该型号产品的实际价值形成了巨大反差。在电商平台上,普联 TL – R473G 只是一款普通的千兆有线路由器,售价仅 299 元。如此悬殊的价格差距,瞬间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质疑,大家纷纷猜测这背后是否存在着不为人知的猫腻。
(三)质疑爆发:舆论哗然与学校回应
随着事件在网络上的发酵,舆论一片哗然,网友们纷纷对此次采购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提出质疑。有人怀疑这是一起明显的高价采购事件,背后可能存在利益输送;也有人对评标专家的专业性和公正性表示怀疑,为何会让如此离谱的报价通过审核。面对汹涌的舆论质疑,重庆三峡学院迅速做出回应。学校高度重视此次事件,立即成立专项工作组开展核实工作。经工作人员查询相关资料和取证,发现拟中标供应商响应的产品实际是普通的千兆有线路由器,与学校要求的网络防火墙技术标准严重不符。5 月 10 日,重庆市政府采购网发布采购终止公告,学校也向采购代理机构申请,按相关规定对本项目实施采购终止,重新开展采购活动 。
专家发声:虚假应标下的 “无奈” 评标
在舆论的持续发酵下,5 月 11 日,业主方评标专家胡仲华打破沉默,回应记者,揭开了此次评标过程中不为人知的细节,让公众对事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一)评标遭遇:三位专家掉进 “陷阱”
胡仲华明确表示,3 位评标专家在此次评标中 “遭遇了虚假应标” 。虚假应标,是指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提供虚假或误导性信息,如材料造假、人员信息虚假、技术参数虚假响应及冒用他人名义投标,以此误导评标专家的行为。而在本次重庆三峡学院防火墙及 DNS 设备采购项目中,虚假应标主要体现在技术参数虚假响应上。
投标文件中承诺的技术指标或服务能力与实际不符,就像普联 TL-R473G 这款产品,明明是普通的千兆有线路由器,却被当作网络防火墙应标,产品参数根本不满足采购需求,却被虚假填写,这无疑给评标专家们设下了一个难以察觉的 “陷阱” 。
(二)评标流程:规则之下的漏洞隐忧
胡仲华介绍,在评标时,依据重庆市打造营商环境的管理办法,只要投标方在投标文件中承诺其投标参数满足条件,评标专家就必须视其为满足条件、满足要求,进而允许其进行第二次报价。当投标方第二次报价是最低价时,按照程序,就只能进入下一个环节。这种看似高效、信任供应商的评标流程,实则存在着巨大的漏洞。它过度依赖供应商的自我承诺,缺乏对承诺内容真实性的有效审查机制,给了一些不良供应商可乘之机,为虚假应标行为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
并且,像这种虚假应标情况,按照流程,也只能在公示后进行处理。在该招标结果 5 月 9 日公示后,胡仲华核查发现中标结果中的 “出口防火墙” 竟是普联的 TL – R473G 路由器,并非防火墙,他当天下午就马上跟重庆公共资源中心汇报了这一问题,却得知需公示后才能处理。这意味着在公示前,即使专家怀疑存在虚假应标,也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只能任由可能存在问题的中标结果继续推进,大大增加了采购风险。
(三)专家困境:参数迷雾与信息局限
当被问及 “为什么在评标时,没有发现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有线路由器” 时,胡仲华道出了专家们在评标过程中的无奈与困境。3 位专家在评标时,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投标方应标的参数是否能满足招标需求上,毕竟这是评审的重要依据。然而,电子设备产品型号众多,市场上的产品更新换代迅速,技术参数也纷繁复杂,专家们很难对所有电子产品的型号都了如指掌。投标方正是利用了这一点,给评标专家挖了一个大坑:应标的参数符合标准,但是最终用于实现这些参数的设备型号完全不足以支撑这些参数 。
胡仲华还提到,他对普联这个品牌不熟悉,如果产品标注为 TP – LINK,或许他一眼就能发现问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专家在面对海量的产品信息时,存在信息获取的局限性。在评标过程中,专家们无法携带相关互联网设备,只能依靠自身专业与个人经验进行评审,面对投标方精心设置的 “参数迷雾”,很难及时识破其中的虚假,最终掉进了投标方设下的 “陷阱”,导致了此次备受争议的中标结果 。
深度剖析:事件背后的各方博弈与制度审视
(一)供应商动机:利益驱使下的铤而走险
在此次 “75 万元买路由器” 事件中,供应商丰都县洪正商贸有限公司虚假应标的行为,背后有着明显的利益驱动因素。巨大的利润空间无疑是其铤而走险的主要原因。从采购项目来看,预算金额和最高限价高达 90 万元,这对于供应商来说,是一块极具吸引力的 “蛋糕”。若能成功中标,即使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提供产品,也能获取高额利润。就像普联 TL – R473G 这款普通千兆有线路由器,市场售价仅 299 元,却被当作价值 75 万元的网络防火墙应标,一旦得逞,其利润将是惊人的 。
从供应商的心理和行为逻辑推测,他们或许认为,通过精心设置投标文件中的技术参数,利用评标专家对电子设备型号信息的局限性,有很大几率蒙混过关。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在投标阶段成功迷惑评标专家,进入中标环节,即使后续可能被发现问题,也能在公示期前获取一段时间的利益,甚至抱有侥幸心理,认为问题不一定会被发现,或者即使发现也能通过各种手段应对。这种唯利是图的心理,让他们无视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选择了虚假应标这种违法违规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和政府采购的公正性 。
(二)学校责任:审查环节的缺失与反思
重庆三峡学院作为采购方,在此次事件中也存在不可忽视的责任。在招标过程中,从需求制定到中标前审查等环节,都暴露出了一些不足。
在需求制定环节,学校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产品的多样性和市场实际情况,导致招标文件中的技术标准不够细化、明确,给了供应商虚假应标的可乘之机。例如,对于网络防火墙的技术标准描述,可能存在模糊之处,没有对关键技术指标和产品型号做出严格限定,使得供应商能够用普通路由器来应标 。
在中标前审查环节,学校工作人员和评标专家团队未能及时发现问题,也是一大失误。虽然评标专家表示主要精力放在参数审查上,且因电子设备型号众多而难以察觉问题,但学校作为采购主体,本应建立更加完善的审查机制,不仅仅依赖评标专家的评审,还应在中标前对投标产品的真实性、合理性进行多维度的核实。比如,可以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投标产品进行实地考察、测试,或者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估,确保中标产品符合学校的实际需求和技术标准 。
此外,学校在整个招标过程中的监督机制也有待完善。对于招标流程的各个环节,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制衡,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一系列的不足,反映出学校在政府采购项目管理上的经验欠缺和重视程度不够,需要深刻反思并加以改进 。
(三)制度审视:现有规则的利弊权衡
重庆市现行的招投标制度在保障市场公平竞争、促进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在此次事件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明显的弊端。
在供应商资格审查方面,制度可能过于依赖供应商的自我承诺和提供的书面材料,缺乏有效的核实手段。如只要投标方在投标文件中承诺其投标参数满足条件,评标专家就必须视其为满足条件,允许进行第二次报价。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招标效率,减少了繁琐的审查程序,但也给了不良供应商提供虚假信息的机会,使得资格审查流于形式 。
评标流程上,过于注重价格因素和形式审查,而对产品实际质量、性能和真实性的审查不够深入。当投标方第二次报价为最低价时,就按程序进入下一个环节,没有充分考虑到低价背后可能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和虚假应标风险。而且,在发现虚假应标后,只能在公示后进行处理,这中间存在的时间差,增加了采购风险,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产生 。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可以引入更严格的供应商资格审查机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供应商提供的信息进行多渠道核实,确保信息真实可靠。在评标流程中,增加对产品实际质量和性能的审查环节,提高评标专家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加强对评标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完善虚假应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机制,缩短处理时间,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从而有效遏制此类行为的发生 。
后续展望:调查结果与行业变革期待
(一)联合调查:多部门介入的深度剖析
随着 “75 万元买路由器” 事件的持续发酵,其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引起了重庆市多个重要部门的高度关注。5 月 13 日,重庆市纪委、财政局、教委迅速行动,组成联合调查小组,正式介入此次事件的调查工作。这一举措彰显了政府部门对维护政府采购公正性和严肃性的坚定决心,也让公众看到了彻底查清事件真相的希望 。
重庆市纪委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其介入调查体现了对公职人员廉洁自律和履职尽责情况的严格监督。在政府采购项目中,涉及众多公职人员的参与和决策,纪委的介入能够有效监督是否存在违规违纪行为,是否有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确保整个采购过程在廉洁的环境中进行 。
财政局作为政府采购的重要管理部门,对政府采购活动的规范和资金使用的监管负有重要责任。此次介入调查,财政局能够从专业角度出发,审查采购预算的编制是否合理、资金使用是否合规、采购流程是否符合相关财政法规和政策要求等。通过对资金流向和使用情况的细致审查,查找可能存在的资金浪费、违规支出等问题 。
教委作为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包括采购活动有着监督和指导的职责。在此次事件中,教委的介入能够从教育行业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关注采购行为是否符合学校的教学、科研实际需要,是否对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督促学校规范采购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
多部门联合调查具有全面性和专业性的显著优势。各部门从不同角度、不同专业领域对事件展开深入调查,能够形成强大的调查合力,确保调查工作无死角、无遗漏。他们可以共享信息、协同工作,对事件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审查,从招标公告的发布、投标方的资格审查、评标过程的公正性到中标结果的合理性等,逐一排查问题,大大提高了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公众对调查结果充满期待,希望通过此次深入调查,能够彻底揭开事件背后的真相,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给社会公众一个满意的交代,同时也为政府采购领域敲响警钟,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 。
(二)行业反思:以小见大的制度完善
此次 “75 万元买路由器” 事件,看似只是一个孤立的政府采购案例,但实际上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整个政府采购招投标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为行业提供了深刻的反思契机。
从采购需求制定环节来看,许多项目存在需求不明确、不细化的问题。这就导致供应商在投标时容易钻空子,提供与实际需求不符的产品或服务。在今后的采购中,采购方应更加深入地了解自身需求,组织专业人员对采购项目进行详细的调研和论证,制定出科学、合理、明确的采购需求。同时,要充分考虑市场上产品的多样性和技术发展趋势,避免因需求滞后或不合理而影响采购质量 。
在供应商资格审查方面,目前的审查机制存在漏洞,过于依赖供应商的自我承诺和书面材料。为了加强资格审查的有效性,应建立多维度的审查体系。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供应商的信用记录、过往业绩、违法违规情况等进行全面查询和分析;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供应商的资质和能力进行评估;加强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供应商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实际服务能力,确保参与投标的供应商具备相应的实力和信誉 。
评标环节是整个采购过程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中标结果的公正性。要提高评标专家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建立严格的评标专家选拔和培训机制,定期对评标专家进行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增强其责任感和公正性。完善评标标准和方法,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客观,减少评标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同时,加强对评标过程的监督,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评标过程的全程记录和实时监控,确保评标活动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中进行 。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政府采购招投标行业存在的问题,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和修订,填补法律漏洞,细化法律条款,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明确对虚假应标、围标串标、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的认定标准和处罚措施,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力 。
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采购单位内部应加强对采购活动的全程监督,建立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协同监督的工作机制,对采购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鼓励公众、媒体和社会组织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监督,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属实的给予一定奖励,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 。
通过此次事件,政府采购招投标行业应深刻吸取教训,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管力度,不断完善采购流程和机制,营造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确保政府采购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真正实现政府采购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商派官方订阅号
领取相关报告
近期文章
相关文章
产品推荐
- B2B/B2B2b/S2B2B数字化系统 经销商订货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