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凯奇收购案背后的市场洞察与挑战
美国知名运动鞋品牌斯凯奇(SKECHERS )近日宣布,已与私募巨头3G资本达成最终协议,同意被后者以每股63美元的现金收购。
此次交易预计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并标志着斯凯奇将从一家公开上市企业转变为私有公司。与此同时,斯凯奇发布了其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尽管在盈利能力方面表现出色,但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却出现了显著下滑。

3G资本成立于2004年,由“巴西三剑客”豪尔赫·保罗·雷曼(Jorge Paulo Lemann)、马塞尔·赫尔曼·泰列斯(Marcel Herrmann Telles)和卡洛斯·阿尔贝托·斯库彼拉(Carlos Alberto Sicupira)共同成立,雷曼是核心人物。
一、收购背景与市场反应
3G资本此次对斯凯奇的收购价为每股63美元,较其15天成交量加权平均股价溢价30%。此外,斯凯奇现有股东还有选择权以每股57美元的价格出售股份,并获得新成立私人控股公司的非上市股权单位。这一举措不仅反映了3G资本对斯凯奇未来发展的信心,也体现了资本市场对运动鞋服行业的持续看好。

然而,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全年业绩指引,理由是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这一举动增加了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前景的担忧,导致斯凯奇股价在财报公布后单日下跌4.6%,市值缩水至约73.8亿美元。
二、斯凯奇财务表现分析
根据最新财报,斯凯奇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实现了总营收24.1亿美元,同比增长7.1%,净利润达到2.09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37%。每股收益为1.34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这些数字表明,斯凯奇在成本控制、产品结构优化以及渠道管理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成效。
在全球范围内,斯凯奇的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实现了14%的增长,美洲地区也有8%的增长。然而,在中国市场,斯凯奇遭遇了连续两个季度的销售下滑,本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16%,成为拖累整体增长的主要因素。此前的2024年第四季度,该地区的销售额已经下滑了11.5%。
三、斯凯奇中国市场的挑战
中国市场一直是斯凯奇国际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几年中曾为公司贡献了可观的增长。然而,当前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市场分析普遍认为,国内消费放缓、与本土品牌的竞争加剧、电商渠道调整等因素可能是导致销售下滑的原因。
斯凯奇中国及东南亚首席执行官陈伟利强调,中国市场对于斯凯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他表示,公司将通过加大产品创新、营销升级和供应链优化等方面的投入,深化本土化战略,致力于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斯凯奇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来重振中国市场。
四、未来展望与策略调整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斯凯奇依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在欧洲和其他海外市场,公司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为了应对不确定性的增加,斯凯奇决定撤回全年业绩指引,这虽然增加了市场的短期波动性,但也显示了管理层对复杂环境的审慎态度。
接下来,斯凯奇需要聚焦于几个关键领域:首先,如何在中国市场实现企稳复苏将是重中之重;其次,继续巩固并扩大在其他主要市场的优势地位;最后,借助3G资本的支持,加速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布局和技术革新。
综上所述,斯凯奇正处于一个转折点。通过此次收购,公司有望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来进行长期的战略布局。同时,面对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压力,斯凯奇必须灵活应对,不断创新,才能在全球运动鞋服行业中保持竞争力。未来几个月,随着收购进程的推进以及中国市场策略的调整,斯凯奇能否成功扭转局面,值得业界密切关注。
商派官方订阅号
领取相关报告
近期文章
相关文章
产品推荐
- OMS全渠道智能运营中台 公私域连通/多系统集成/全渠道订单智能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