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流量红利见顶,效率提升触碰到天花板,便利店的下一个增长引擎在哪里?尼尔森IQ的最新报告给出了明确答案:商品力,是2025年便利店破局增长的唯一密钥。
当我们在谈论便利店的未来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是遍地开花的门店网络,是眼花缭乱的营销活动,还是极速送达的即时零售?这些固然重要,但尼尔森IQ(NIQ)发布的《解码商品力破局增长》报告,却将我们的视线拉回到了零售最本质的核心——商品本身。
报告揭示了一个关键信号:面对行业的深刻变革,零售商们将“商品结构调整” 视为2025年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其资源投入优先级高居榜首,甚至超过了提升供应链效率和渠道多元化。 这绝非偶然。在消费者行为日益多元和碎片化的今天,单纯依靠位置和速度的“躺赢”时代已经结束。
未来的竞争,将是“单店提质”的竞争,而提质的关键,就在于能否用精准的商品策略,满足甚至超越消费者的期待。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度解读这份报告,看清2025年便利店的破局之路。
一、 基本盘重构:价值与价格的双轨战略
报告指出,便利店快消品的基本盘正在悄然重构。饮料品类连续两年持续扩容,而休闲零食和乳制品的结构占比则在持续收缩。这一变化背后,是消费者需求偏好的直接体现。 全国便利店|快消大类额份额%滚动年至25年3月对比去年
在此背景下,便利店必须采取“价值与价格两手抓”的双轨战略。如何理解?报告通过“量价增长图谱”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战术地图。
1. 价值购为先:锚定“情绪价值”与“健康溢价”
对于量价齐升的品类,核心是打好“价值牌”。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愿意为“令人愉悦的生活”和“健康安心”支付溢价。这不再是简单的消费升级,而是情感共鸣和生活方式认同的消费。
情绪价值升级:在啤酒品类,高端价格带(>8元/500ml)增长显著。消费者追求的不仅是解渴,更是微醺带来的放松感和品质享受。同样,配方不断升级的酸奶(如添加100亿双歧杆菌等),其均价是普通酸奶的1.1倍,却实现了21.7%的销售额增幅,这正是“健康投资”带来的价值认同。
纯净高质美味:“更低糖分摄入”驱动无糖茶饮增长;“100%原料”概念让椰子水品类增速达到常温果汁的2.2倍,均价也高出1.9倍;在烘焙面包中,强调使用“黄油、牛乳、奶油”等更纯乳品原料,主打“0植脂末、0反式脂肪酸”的产品更受青睐。
便利店需要动态锚定这些进阶属性,成为美好生活的响应者。 为令人愉悦的生活支付溢价, 满足新细分需求提升情绪价值 ,为健康增加多元素摄入量。
2. 规模经济品:优选核心品,传递“价格认知”
对于量涨价跌的品类,策略则截然不同。核心在于优选那些具有规模增长潜力的核心单品,通过经济装、实惠装等形式,强化消费者的“划算”认知,并激发多场景的购买需求。 例如,大包装的瓶装水、促销装的薯片等,可以满足家庭储备、朋友聚会等更多元的需求场景,从而做大盘子。
二、 差异化竞速:鲜食与自有品牌的“护城河”
面对零食量贩店等新锐渠道的竞争,便利店不能陷入单纯的价格战。报告明确指出,便利店必须发挥自身优势,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
鲜食和自有品牌,就是这两道最深的“护城河”。
1. 鲜食:远未触顶的黄金赛道
中国便利店的鲜食渗透率仅为45%,对比日本等成熟市场还有巨大提升空间。报告显示,消费者对便利店鲜食的偏好因素前五名分别是:丰富多样的选择、味道好、性价比高、健康和营养均衡、包装便携。
把握现制饮料机会,带动跨品类联动增长动能
其中,现制饮料是巨大的增长机会点。其便利店渠道渗透率高达83%,购买频次占比达52%。更重要的是,它能有效带动跨品类联动。数据显示,41%的消费者购买冰杯的频率上升,其中69%用于自制饮料。
这就创造了“威士忌小酒版+条装浓缩柠檬液+冰杯”DIY调饮等新消费场景,直接提升客单价。便利店应聚焦早餐、午后茶歇等核心场景,将鲜食与标品深度绑定,报告指出“鲜食+标品”的组合玩法能有效提升40%的客单价。
2. 自有品牌:高质平价的终极答案
自有品牌是便利店塑造独特商品力的王牌。报告显示,过去12个月购买过自有品牌的消费者比例高达83%,驱动因素首位是“价格更优惠”,但“物有所值”的占比在快速提升。
自有品牌渗透及质价比期待持续提升
这意味着,消费者要的不仅是便宜,而是“高质平价”。成功的自有品牌策略有两条路径:
- 瞄准升级方向:例如,在果汁品类,关键零售商的热销自有产品关键词集中在“NFC/HPP工艺升级”、“东南亚原椰/巨峰葡萄等产地特色”、“混合果味/果蔬汁口味升级”上,直接对标市场消费趋势。
- 打造极致性价比:以椰子水为例,在某关键零售商的果汁品类中,自有品牌的椰子水销额占比高达43.1%,通过聚焦大单品并实现极致性价比,成功拉动首单和复购。
三、 创新赋能:全域视角捕捉新增量
尽管便利店新品效率出现滞缓,但创新依然是吸引顾客的关键。报告指出,12%的消费者将“最先找到新推出的产品”作为选择便利店的因素,25%的消费者在便利店进行“休闲购物”。
放眼全域消费创新,助力新触达、新增量
便利店不能闭门造车,而应具备全域选品能力,从全网的消费创新中汲取灵感:
- 吸睛特点:关注具有丰富口味(地域特色、季节限定)、功能升级(弱碱性水、中式养生)、独特造型(异形雪糕)的新品。
- 跨界文创:引入IP联名主题店、文创周边、盲盒等,增加门店的趣味性和打卡价值,吸引年轻客群。
- 全渠道选品:将线上爆款、社交平台热议商品适时引入线下,满足消费者“即想即得”的便利需求。
结语:商品力的时代已然来临
回顾全文,尼尔森IQ的报告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蓝图:2025年的便利店,将告别粗放增长,进入以商品力为核心的精耕细作时代。
从优化基本盘的价值价格双轨策略,到构筑鲜食与自有品牌的差异化护城河,再到以全域创新捕捉新流量,每一个环节都指向了“商品”这个原点。便利店的方寸之间,不再是简单的货品陈列,而是对消费者深度理解的集中体现,是数据驱动下的精准战术布局。 对于行业从业者而言,是时候将资源投入的重心,坚定不移地转向商品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了。
因为最终,能留住消费者的,永远是那一件能带来片刻满足、一丝小小惊喜的“好商品”。 解码商品力,方能破局增长。 这不仅是2025年的主题,更是便利店行业永恒的命题。
数据来源: 本文核心观点与数据均基于尼尔森IQ(NIQ)《解码商品力破局增长》报告。
商派官方订阅号
领取相关报告
近期文章
相关文章
产品推荐
- 品牌云店新零售商城 品牌连锁O2O新零售商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