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月30个名额、2万元参观机会与百万研学并行的知识传播体系,胖东来正在打造一个分层式商业乌托邦。“每年仅招收10名以内企业家学员,每人收费100万元,活动每年仅2-3次,每次两天。”10月21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社交账号上宣布了这一高端研学计划,瞬间在商业界掀起波澜。
就在前一天,胖东来刚刚发布了企业开放日细则:自11月1日起,每月10日和20日面向企业级参访开放,每批次不超过15人,每人收费2万元。
01 金字塔结构的知识付费体系
胖东来此次公布的两项计划,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付费金字塔。在塔尖,是每年仅10个名额的百万高端研学,针对顶级企业家群体。 塔身是企业开放日,每月提供30个名额,每人收费2万元。而于东来个人还推出了“每月最多一次”的3小时50万元个人分享服务,以及免费直播交流,形成了从免费到高价的完整知识输出体系。
胖东来明确表示,所有收费“并非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通过合理门槛限定人数、保障交流质量。高端研学计划的全部收入将注入“传播美好之路”基金,用于更广泛的美好理念传播。 这种分层定价策略背后是精准的市场定位。百万定价不仅是一次课程费,更是获取胖东来方法论“密钥”的象征性投资。
02 从无偿帮扶到知识变现的战略转型
与当前明码标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胖东来此前的“无偿帮扶”模式。据该公司今年4月披露的数据,其对江西上饶嘉百乐、湖南步步高及永辉超市等企业的调改帮扶中,不仅自掏腰包投入直接费用约8300万元,更导致整体销售损失约19亿元。 这种无偿帮扶虽然赢得了业界口碑,但不可持续的经济负担迫使胖东来寻求新的知识输出模式。
工商信息显示,胖东来已新增旅游、会展、文化交流等经营范围,此次研学计划标志着其从零售商向商业智库转型的关键一跃。 胖东来敢于推行高价知识的底气源于其亮眼的经营业绩。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双节期间,该公司8天实现销售额8.2亿元,日均超过1亿元。截至9月27日,其年内销售额已达171.2亿元,提前三个月超越去年全年业绩。
03 高门槛背后的筛选逻辑
胖东来对参与企业设置了严格资质审核。开放日规定,每人每年仅有一次参访机会,且必须满足三大基础条件:“喜欢胖东来理念”、“对胖东来有一定认知和了解”以及“希望做品质企业、幸福企业”。 这种高门槛设计实则是精准筛选机制。2万元的费用和审核机制,确保只有真正认同胖东来理念、认真对待学习的企业才会报名,从而保证交流质量。
于东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推出收费计划的真实考量:“胖东来‘成名’之后,前去参观学习的企业太多,已经承受不了、接待不起了,想以这样的方式,将一些并非想念真经的‘小和尚’阻挡在参观学习者的行列之外。” 这种筛选机制有助于胖东来更高效地找到价值观一致的企业,实现真正有深度的理念交流,而非走马观花式的参观。
04 胖东来模式的不可复制性与可借鉴性
胖东来的成功秘诀一直被视为商业界的“乌托邦”。其“自由·爱”的企业文化、“员工幸福工程”及优厚的薪酬福利,都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创始人于东来计划将2025年销售额控制在200亿元以内,理由是“销售额增长过快会导致员工加班、压力倍增”。
这种主动为员工幸福感“封顶” 的理念,通过员工平均税后月入9000元、每周工时不超过36小时、年假不低于40天等措施得以实现。 这种“员工高幸福感”驱动“顾客高忠诚度”的良性循环,被视为其最核心的商业秘密。然而,胖东来模式的可复制性一直备受质疑。 河南焦作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康晓东的总结颇为中肯:“胖东来的做法不可思议但理念可以学习;成就不可比拟但精神可以领悟;模式不可复制但经验可以借鉴。”
05 高端研学市场的试验与未来
胖东来的百万研学计划引发了关于教育投资价值的讨论。对比商学院动辄百万的EMBA学费(通常持续1-2年),两天百万的“知识浓缩度”是否合理,成为检验市场接受度的试金石。 业内专家指出,教育投资的价值在于能够帮助企业家们开阔视野、提升管理能力。
虽然高昂的费用让许多人感到惊讶,但对于那些希望快速提升自我的企业家来说,这或许是一种值得的投资。 胖东来的尝试超越了传统企业参访,构建了三级知识输出体系。这种模式既维护了核心商业秘密,又通过阶梯式产品实现方法论普惠化。 若这种高端小圈层学习模型成功,将验证高端知识付费模式的可行性,催生更多企业开放知识付费新赛道,成为中国企业知识资产化的风向标。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家们的学习需求日益增长。胖东来的这一举措,正好契合了这一趋势。未来,胖东来的高端研学计划将如何影响参与者的商业决策与管理模式,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对于寻求突破的企业家而言,胖东来提供的不仅是一套管理方法,更是一种关于企业本质的思考:做企业不是为了无限增长,而是为社会带来美好,创造美好并享受创造的快乐。
商派官方订阅号
领取相关报告
近期文章
相关文章
产品推荐
- 品牌云店新零售商城 品牌连锁O2O新零售商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