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0亿元销售额、近9亿客流量,奥特莱斯以“名品+折扣”模式精准切中中国消费者对“质价比”的极致追求。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当下,国内消费市场正经历“潜力释放”与“信心修复”的双重挑战。而中国奥特莱斯业态却凭借其独特的商业逻辑,成功绘制出一条逆势增长的曲线。
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全国205家品质化奥特莱斯实现销售额1800亿元,同比增长8.9%,客流量近9亿人次。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这一增速尤为显著,凸显了“名品+折扣”模式对消费者追求“质价比”需求的精准把握。
01 行业整体表现:逆周期韧性凸显,头部效应显著
中国商业联合会奥特莱斯分会针对全国205家品质化奥特莱斯项目(指建设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或入驻品牌100个以上的奥莱项目)的数据统计显示,行业呈现量额双增的显著态势。 截至2025年8月,王府井奥莱、首创奥莱、百联奥莱、佛罗伦萨小镇、杉杉奥莱、砂之船奥莱等六大连锁集团共运营83个品质化奥特莱斯项目。
这些头部企业的奥莱项目销售总额高达1100亿元,占全国品质化奥特莱斯销售总额的61.1%,显示出行业显著的集聚效应。 从增速看,2024年三季度至2025年二季度,百家在营奥莱项目各季度销售额同比平均增速分别为3.8%、7.3%、11.6%、12.8%,整体实现了8.9%的同比平均增长。 客流量平均增速也呈现出稳步上扬的趋势,分别为6.2%、12.2%、15.4%及16.3%。相较于购物中心、百货等传统零售业态普遍面临的经营数据下滑困境,奥特莱斯展现出强大的逆经济周期韧性。
02 区域分布:华东最为集中,下沉市场潜力巨大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冠名“奥特莱斯”或“奥莱”的在营项目约280个,其中品质化奥莱项目共205个,分布在全国29个省份的78个地级城市。
从区域分布看,华东地区共有83家奥莱,为全国奥莱集中度最高的地区,占比40.5%;从省份分布看,排名前三的是江苏(29家)、山东(19家)、广东(14家)。 从城市分布来看,北京(13家)、合肥(9家)、南京(9家)等城市的奥莱项目同业竞争尤为激烈,而重庆(7家)、成都(6家)、深圳(6家)、苏州(6家)、长沙(6家)等地的奥莱项目同业竞争也日益加剧。 城乡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为奥特莱斯布局三、四线城市提供了市场基础。
2024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66729亿元,同比增长4.3%(高于城镇0.9%)。 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比提升至38.8%(较上年提高0.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高于城镇居民1.9%)。这些数据表明下沉市场消费规模持续扩大,且正从“满足刚需”升级为“追求品质”。
03 新项目与新势力:多元主体涌入,文商旅融合成趋势
2024年1月-2025年8月期间,全国共有11家品质化奥莱新项目开业(不含特卖场式折扣店)。其中单杉杉商业集团一家就开出4家新奥莱,截至2024年底,杉杉商业集团全国在营奥特莱斯项目共20个,一跃成为全国在营项目最多的奥莱专业运营商。 中国奥莱行业呈现出多元化主体涌入、成熟项目扩容和文商旅融合的显著趋势: 老牌商业集团开拓奥莱新业务:华润万象生活于2024年9月5日公布了其首个精品奥莱项目MIXC VILLAGE万象滨海购物村的概念规划;天虹数科从传统百货业态向折扣业态转型;世纪金源集团推出首个城市奥特莱斯项目。
成熟奥莱项目的二期、三期扩容:重庆佛罗伦萨小镇二期启动建设;比斯特苏州购物村三期预计明年春季开业;上海佛罗伦萨小镇三期预计于2026年上半年开业;上海百联奥莱启动二期建设,目标是打造“亚洲最大奥特莱斯”。
文商旅融合型奥特莱斯发力:宁波前湾盛世里文旅·奥特莱斯基于“奥莱+文旅”的创意指引;东莞龙湾奥特莱斯以“名品+折扣+文旅”创新模式;王府井湾里奥莱项目将成为国内首家将文化、商业与旅游跨界融合的大型文商旅奥莱综合体。 互联网平台试水线下奥莱业务:京东奥莱是京东集团与海澜集团合作打造的新型折扣零售业态,2024年9月在江苏无锡江阴开设全国首店。截至2025年8月底,京东已成功开设31家门店。

04 消费者洞察:中产阶级精明消费,Z世代引领质价比革命
中产阶级作为奥莱主力客群,其消费逻辑呈现“又要品牌、又要极致性价比”的双重特征。他们通过奥莱渠道实现“消费降级”(减少品牌溢价支付)与“品质升级”(获取正品保障)的平衡。 中国银联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奥莱平均单价为988元/笔,印证了该群体“低频高客单”的消费模式。
从品牌偏好看,轻奢品牌(如COACH、MK)仍是主流,而高端奢侈品牌如Gucci、Prada等在奥莱渠道的表现并不亮眼。运动品牌(如耐克、lululemon)因折扣力度大成为“批发式消费”首选。 年龄结构年轻化,Z世代引领“质价比革命”。
据奥莱门店统计数据显示,25-35岁消费者在奥莱消费群体中的占比显著上升,尤其是Z世代群体,增速远超其他年龄段。 这一群体秉持“品质不妥协,价格要极致”的理念,热衷于追求“大牌低价”的商品,超80%的年轻消费者会通过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获取折扣信息。
05 品牌格局:运动户外主导,国货崛起显著
奥特莱斯行业的“商品力”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基于对103家奥莱项目的联营品牌的深入统计分析,发现: 奥莱门店展现出高度的品牌聚合效应,83.5%的门店拥有超过100个联营品牌,其中59.2%的门店品牌数量超过150个,22.3%的门店更是达到了200个以上。 运动户外品牌在奥莱门店的联营品牌中占据主导,乔丹全系(113家)、李宁全系(105家)位居前两位,阿迪达斯、斐乐等外资品牌紧随其后。
轻奢品牌占据奥莱门店国际名品榜单主导,蔻驰(68家)、MICHAEL KORS(49家)、HUGO BOSS(40家)位列前三。 国货品牌在运动户外榜单中凭借“经典款+高性价比”策略崭露头角,外资品牌则加速产品迭代步伐(例如阿迪达斯推出奥莱专属配色系列)。 儿童运动品类占据五席,彰显了“亲子消费+运动场景”深度融合的新趋势。
06 创新实践:金融科技赋能,绿色转型加速
为深入贯彻落实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决策部署,中国商业联合会奥特莱斯分会开创性地构建了“金融+奥莱”的跨界合作模式。 2024年,奥莱分会与中国银联携手,整合了多家银行信用卡和借记卡的满减补贴资源,总额超过5500万元,赋能全国150余个奥特莱斯项目。 据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这些促消费措施共计带动交易50万笔,直接交易金额近5亿元,间接拉动交易数十亿元。
奥莱分会带动行业整体发力:2023年第三届奥莱购物季期间,与抖音本地生活合作推出的“抖音奥莱狂欢季”实现线上售券GMV达2.75亿元。 在绿色转型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奥特莱斯经营企业加入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行列。全国范围内有22家以上奥特莱斯经营企业或其所属集团成功获得了ESG评级认证。 意大利RDM集团佛罗伦萨小镇荣获国际评级机构GRESB的5星满分评级,京东集团获得A级评级,华南城、唯品会、九龙仓、旭辉、银座等企业获得A-的评级。
07 挑战与建议:无序竞争待解,行业标准待完善
奥莱行业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
无序竞争导致部分奥莱经营不善:部分地区政府因对行业特性与运营规律了解不足,在同一商圈规划2~3个奥莱,导致品牌招商竞争加剧,客流分散。
伪奥莱现象持续阻碍行业健康发展:各种伪奥莱项目、伪奥莱运营商打着奥特莱斯国内、外各种高大上的名头、旗号误导地方政府、城投公司,造成大量土地资源、国有资产的浪费。
开放式街区面临恶劣天气挑战: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成为行业正面临的新挑战。6-8月的高温、暴雨,以及北方冬天的极寒、冰雪等恶劣天气让开放式街区型奥莱“靠天吃饭”成为新常态。 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四方面建议:政府官方权威宣传,正确引导消费者提高认知;重视奥莱行业乱象,规范招商引资;完善行业标准体系,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搭建行业公共服务平台,解决行业共性问题。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这个承上启下的转折点,中国奥特莱斯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提升”的新阶段。 随着城市更新政策为奥莱带来改造机遇,REITs试点为资产证券化开辟路径,文商旅融合为体验经济注入活力,这个曾被视为“库存下水道”的业态,正在进化为中国消费市场的“新磁场”。 未来已来,奥特莱斯不再只是品牌的折扣渠道,更是消费平权时代的主流平台,是连接品质生活与理性消费的最佳桥梁。
商派官方订阅号
领取相关报告
近期文章
相关文章
产品推荐
- 品牌云店新零售商城 品牌连锁O2O新零售商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