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腾讯智慧零售联合腾讯营销洞察(TMI)最新发布的《2025商超消费变革洞察报告》基于全国27个城市(覆盖一线至三线)的超市消费者调研数据,揭示了当前商超行业面临的深刻变革与转型机遇。这份报告不仅描绘了消费行为的变化轨迹,更为商超企业提供了应对市场变化的战略框架。本文将系统解读报告揭示的三大核心趋势,分析其对零售业未来发展的启示,并探讨企业在新时代的应对策略。
理性消费深化与结构性机会并存
报告揭示的最显著趋势是消费者行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理性化转变。在财务紧缩的大背景下,高达67%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可支配收入降低已成为影响其消费决策的首要因素。这一经济压力直接导致了消费行为的务实转向:70%的消费者通过网购寻求更优惠价格,57%选择只购买必需品,52%会主动控制整体消费规模,”精打细算”已成为主流消费态度。

然而,理性消费并非简单的全面收缩,市场中仍蕴含着值得关注的结构性机会。刚需品类展现出强劲的需求韧性,特别是生鲜等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保持稳定。同时,特定人群的溢价意愿依然存在,如都市GenZ群体对配送便捷性的支付意愿,以及30%消费者对心仪品牌的忠诚度(表现为使用积分换购)。这种消费分化现象反映了当前市场的复杂性——在整体趋紧的消费环境中,仍存在差异化的价值主张空间。
城际与代际差异进一步丰富了这一图景。高线城市消费者更追求效率,对配送范围和速度的要求显著高于低线城市;而低线城市消费者则更重视购物体验,包括门店服务态度和场景化服务。从年龄维度看,年轻人重视整体购物体验,年长消费者则更加”务实”,注重产品品质与价格的平衡,银发族还对商品品类宽度有特殊需求。这种多维度的消费分层要求零售商摒弃一刀切的策略,转向更精细化的市场细分。
渠道博弈与体验效率的再平衡
商超行业的第二个显著趋势是渠道竞争的加剧与重构。报告显示,传统大卖场虽仍占据生鲜采购的主要市场份额,但新兴业态正在快速崛起,消费者争夺战日趋白热化。不同渠道凭借各自优势构建竞争壁垒:付费会员制超市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社区折扣超市和前臵仓则以效率经济为卖点,通过近距离覆盖和快速履约吸引高频消费。

商品力与履约效率成为两大核心竞争维度。付费会员制超市和社区折扣超市通过特有商品和自有品牌构建差异化优势;前臵仓和即时达平台则凭借高效履约系统建立竞争壁垒,推动即时零售成为新战场。这种分化对传统卖场”大而全”的模式构成挑战——社区折扣店以”近场+垂直供应链”截流高频需求,会员店则以”高客单+独家商品”锁定品质客群。
上海的渠道迁移数据生动展现了这一变革:传统大卖场虽然整体消费者数量略有下降,但首选消费者显著增加(部分由消费降级驱动);付费会员超市用户忠诚度高但用户数减少;社区折扣超市首选消费者占比大幅上升118%,钱包份额从11%提升至20%;前臵仓则保持稳健增长。这一格局表明,”小而精”的社区店和”少而优”的会员店展现出最强增长潜力。

人群价值重构与精细化运营
报告的第三个核心发现是消费者人群价值的深度重构。基于详尽的消费者洞察,报告将商超客群划分为七大类型:都市GenZ、有孩一族、都市白领、都市蓝领、小镇青年、小镇中青年和银发一族。这些群体在消费偏好与渠道选择上呈现显著差异,要求零售商彻底改变传统的”撒网式”营销,转向真正的精准化运营。

差异化人群策略成为竞争关键。都市GenZ(在即时达平台首选用户中占27.1%)需要”深夜急送”、”网红新品首发”等创新服务;有孩一族(在会员店首选用户中占39.9%)适合”亲子购物日”和组合商品营销;银发一族(在社区折扣店首选用户中占比超大盘2倍)则可通过”健康品类+社交活动”提升粘性。这种精细到具体人群的运营策略,代表了零售业下一阶段的竞争焦点。
报告强调,精准运营的关键在于深度匹配不同人群的核心需求。商超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线级城市和差异化人群制定专属策略,通过供应链优化、场景体验升级、会员价值创新和差异化商品开发四位一体的方式,构建新时代的竞争壁垒。这种从”广泛覆盖”到”精准满足”的转变,标志着零售业从规模竞争向价值竞争的范式转移。
数字化转型与行业未来
腾讯智慧零售作为商超行业的数字化助手,正通过海量数据洞察与数字化工具能力,助力行业转型升级。报告显示,其已与沃尔玛、山姆、奥乐齐等领先企业合作,通过技术支持与生态协同推动全域经营创新。沃尔玛中国总裁朱晓静的点评印证了报告的核心观点——零售的未来必须围绕顾客需求展开,只有坚持”顾客第一”的战略原点,才能在变革中持续创造价值。

面向2025年,商超行业将面临更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更激烈的竞争格局。企业需要在运营效率、顾客体验与精准人群策略三者间找到动态平衡点,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那些能够快速响应消费理性化趋势、灵活调整渠道策略、深入实施人群精细化运营的企业,将最有可能在新零售时代赢得持续增长的机会。
这份报告不仅是一面反映行业现状的镜子,更是一张指引未来的地图。在消费观念重塑、渠道格局重组、数字技术赋能的三大浪潮下,商超企业需要重新思考价值主张和业务模式,将”以消费者为中心”从口号转化为实际行动体系。唯有如此,才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建立持久而稳固的竞争”护城河”。
商派官方订阅号
领取相关报告
近期文章
- 1461元!“寒武纪”超越贵州茅台加冕“新股王”:一场AI芯片的狂飙与6000亿市值的想象
- 《2025商超消费变革洞察报告》深度解读:理性消费时代下的零售业转型路径
- 把“特卖”升为“特权”!中高端品牌宁可做‘限定式品牌内购’,也不要轻易“清仓特卖”···
-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商业解读:开启智能经济新纪元
- 什么是Omni-Hub?一套面向“万物智联”时代的操作系统级方法论
- 懒人经济爆发:海尔洗碗机、沃隆坚果、滋色素颜霜如何抢占 3 万亿市场?| 2025 深度报告解读
- 全球中大型品牌企业为什么都在建“Omni-Hub”?——业务管理与增长驱动器!|商派
- 可口可乐考虑出售Costa咖世家!加上星巴克中国、Peet’s皮爷咖啡,三大国际咖啡品牌“纷纷卖身”!咖啡行业格局彻底改写!
相关文章
产品推荐
- OMS全渠道智能运营中台 公私域连通/多系统集成/全渠道订单智能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