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荒岛直播带货,把一件T恤卖到20万单,店铺因爆单歇业!这位顶流内容创业者正试图打破自媒体商业化的天花板。
“电商早已成为公司最大的营收业务。”在双11前夕,影视飓风创始人潘天鸿(Tim)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曾经作为营收基石的广告业务占比已不足10%,而电商业务尤其是服饰,已成为公司真正的收入支柱。 10月27日,Tim在个人账号官宣:影视飓风服饰品牌STORMCREW(飓乐部)正式入驻天猫。
这是影视飓风商业化道路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对于这个拥有超过4000万全网粉丝的内容公司来说,这是一场从内容创作者到品牌创始人的深层蜕变。

01 内容根基,从网瘾少年到内容顶流
1996年出生于浙江杭州的潘天鸿,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他一度沉迷电子游戏,不愿去上学,甚至挪用家里的电话费给游戏充值。 中考成绩仅达职高线的他,被父母送往英国留学。人生的转折点出现在高一。老师找到他,希望他能给高三的学长学姐制作一部毕业宣传片。尽管当时的Tim对影视器材和剪辑一窍不通,但他交付的视频让毕业典礼上的所有人都感动落泪。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认可,也让他走上了影像创作的道路。
2015年,Tim创建了“影视飓风”账号,发布第一支视频,专注于视频制作技巧和摄影器材评测。当时,他全网粉丝仅600个,影响力有限。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19年。
在父亲的建议下,Tim制作并发布了视频“二十万粉丝的频道收入有多少?”,该视频迅速爆火,一周内涨粉45万,相当于此前五年的累计涨粉量。从此,他找到了内容的“流量密码”,也开启了影视飓风作为内容公司的飞速发展期。
02 商业探索,从广告到电商的转型之路
影视飓风的商业进化并非一蹴而就。根据Tim早期的分享,公司盈利模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频道内商业合作(25%)、TVC拍摄服务(50%)和电商产品销售(25%)。 这种三足鼎立的模式一度支撑了公司的发展,但Tim很快发现了问题:内容行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2020年,公司遭遇现金流危机。受疫情影响,线下项目暂停导致回款延迟,公司账上仅剩几万元,难以覆盖每月15万元的固定成本。Tim不得不带领团队开启直播带货,这次经历让他意识到多元化收入的重要性。
电商业务的真正突破来自一次偶然。2022年,在《一级调色入门》视频中模特穿着的黑色T恤引发粉丝“求链接”弹幕刷屏。Tim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需求,开始系统化地发展服装电商业务。 2023年,影视飓风明显加快了服装类目的布局,推出视频版新品发布会,强调针对STORMCREW进行品牌升级。他们细化出了标品和聚焦户外两个大产品支线,这意味着影视飓风的电商业务开始剥离周边属性,正式向品牌化经营迈进。
03 产品思维,像测评相机一样做服装
影视飓风做服装的最大特色,是将“测评思维”应用于产品研发。他们像测试相机一样严格测评每一件服装,这种专业态度构成了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以爆款“凉伴”T恤为例,团队为其赋予了凉感、抗菌、速干、防螨、防晒五大卖点,售价89元。这款产品在今年4月推出后,通过官方直播间、短视频切片等多个线上渠道销售。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Tim的“荒岛100小时生存挑战”直播中。
在岛上,Tim身穿“凉伴”T恤,甚至开启带货模式,和产品主管一起拍摄种草短视频。这支荒岛出品的种草短视频在抖音上获得超过10万点赞,极大地推动了产品销量。 影视飓风的产品研发过程极为严谨。

据了解,经典的“上镜灰”T恤前后打样27次,确保在不同光线环境下不产生色偏。他们采用280g重磅纯棉面料,经过100次机洗测试验证耐用性;领口添加3%氨纶防变形设计,这些细节都源于团队成员的真实穿着体验。 这种产品思维得到了市场认可。数据显示,72%的购买者来自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测评与口碑推荐,其中许多用户此前并不了解影视飓风的主业。用户复购率达4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04 内容出圈,从垂直领域到大众化传播
为支持电商业务的大众化转型,影视飓风在内容策略上也进行了重大调整。Tim清晰地规划了内容矩阵:以“长/短视频”为X轴、“大众/专业”为Y轴,在四个象限布局不同的内容账号。
@飓多多StormCrew 定位“短视频/大众”,内容聚焦“新奇体验”,如“公司派我去沙漠住25万的酒店”等。这类内容瞄准了中国约8-10亿的潜在用户,明显走向大众化传播路线。
@亿点点不一样 则定位“长视频/大众”,专注于健康、自然科学等大众话题的深度解剖,如拍下骨科手术全过程等。这些内容突破了传统影视创作的边界,吸引了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影视飓风还通过参与高热度盛典的内容支持来提升大众认知度。
前阵子VOGUE盛典上广为传播的“子弹视频”就出自影视飓风之手,这些视频在VOGUE官方账号发布后,仅刘亦菲的单支视频点赞就超过100万。
作为创始人及“核心创意大脑”的Tim也在主动强化个人IP影响力。他近期频繁接受访谈,登上时尚杂志《VOGUE MAN》,这些举动都在扩大影视飓风的品牌影响力。
05 挑战与应对,品牌化路上的难关
影视飓风的品牌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随着STORMCREW被更多人认知,它也面临着大量消费者的审判和对比。 有消费者吐槽设计中二的logo,质疑“除了宅男到底谁会穿”,甚至直言影视飓风的衣服是“粉丝向产品”。这些评价反映了一个内容起家的品牌在走向大众市场时面临的挑战。
2024年10月发售的冲锋衣羽绒内胆曾出现掉logo的质量问题,影视飓风官方及时承认问题并承诺为所有购买该产品的消费者免费补发新款羽绒内胆。这种积极的态度和补偿动作,反而赢得了一部分消费者的认可。
Tim在采访中曾表示,影视飓风虽然营收超过1亿元,但利润才刚过千万,大多数资金继续投入到内容中,博一个更大的可能性。这种高投入的模式也引发了一些质疑,有粉丝认为其“广告越来越多”,“内容没意思了”。
对此,Tim有清醒的认知。他在2022年的采访中就提到,“过多‘恰饭’只会带来产能的枯竭”。影视飓风近期的一期视频也对用户关于测评内容的质疑做了回应,显示出团队对用户反馈的重视。
06 未来展望,从中国Mr. Beast到火星梦想
影视飓风在内容上的大规模投入,本质上是在赌内容裂变带来的规模效应。Tim认为,只要内容能够裂变到足够大的程度,ROI始终能是正的,因为中国用户基数足够大。 这种内容裂变带来的商业效益已经开始显现。除了服装业务,影视飓风推出的49元手机摄影课在全平台销量超45万,带来收益超2000万。
这种知识付费产品的成功,也证明影视飓风正被更多大众所认识和认可。 面对未来,Tim展现了极大的野心。他希望影视飓风能在2028年冲击奥斯卡短片奖,甚至曾表示梦想去火星养老终老。这些看似遥远的梦想,正推动着公司和品牌不断突破边界。
随着STORMCREW在天猫开启双11大促,影视飓风正迎来品牌化道路上的关键一役。天猫在搜索、场景、会员体系及履约稳定性上的优势,将帮助影视飓风进一步放大品牌的规模效应。 对于Tim和影视飓风来说,电商业务的成功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从内容创作者到品牌创始人,Tim的转型之路为中国内容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本。
随着影视飓风在天猫的双11活动全面启动,STORMCREW的销售成绩将成为市场对其品牌化战略的第一场大考。据Tim透露,仅一件T恤销量就超过20万单。 无论结果如何,影视飓风的转型尝试已经证明了一点:内容公司的商业化道路不再局限于广告和流量变现,通过产品力和品牌建设,完全可以走出一条更具可持续性的发展路径。
推荐阅读——

商派官方订阅号
领取相关报告
近期文章
- lululemon加码中国,启用上海“第二总部”,Birkenstock勃肯鞋迈入20亿欧元俱乐部|商派客户资讯
- 影视飓风服饰品牌STORMCREW正式入驻天猫!影视飓风创始人Tim(潘天鸿)直播带货T恤爆售20万单!
- 商派ERP:全渠道电商时代的订单库存管理中枢,主流电商ERP系统推荐!
- 始祖鸟御用的顶级户外面料GORE-TEX全方位解析:从科技突破到户外品牌与户外爱好者的终极信仰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彻夜未眠后,王A总启动了代号为“凤凰计划”的数智化转型战略|商派AI故事漫画
- 从Labubu到安缦缦:情绪价值为何重新定义客户买单的理由?
- AI智能体革命来袭!企业如何抓住AI「数字员工」红利?腾讯和Gartner这份报告说透了
相关文章
产品推荐
- 品牌云店新零售商城 品牌连锁O2O新零售商城系统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02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