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Stephen被问到“五年后的Malbon是什么”,他回答:“我们不想做服装公司,而想成为‘时间发行商’——把人们从格子间、地铁、996里赎回两小时,让他们在阳光下完成一次挥杆,再带着笑脸回到生活。”
引言
2025年9月,Malbon中国总部在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挂牌。同一天,小红书话题#Malbon来了#冲上热搜,阅读量破2.1亿。品牌首家旗舰店预计在上海亮相。
有人晒出一周前在洛杉矶Melrose Avenue门店偶遇贾斯汀·比伯的照片,也有人贴出杨浦滨江围挡上“Buckets Club Shanghai Coming Soon”的巨幅海报。
这个由Stephen与Erica Malbon夫妇于2017年创立的洛杉矶品牌,用八年时间把“高尔夫”从精英运动词典里抽离,重新写进街头、音乐、艺术、社群的混合语境。如今,它要把这套“平行宇宙”在中国完整复刻,甚至演化出更激进的中国版本。

一、从弗吉尼亚海滩到深圳湾:Malbon的八年“破圈”时间线
1. 2012—2016:内容孵化期
Stephen在个人账号持续发布手绘卡通球“Bucket”,把“推杆失误”画成笑脸,把“老鹰球”画成火箭。Erica用SPA行业的服务思维在评论区做用户分层:高频互动者拉进私密群,定期寄送定制球tee。3万粉丝目标提前达成,Malbon Golf在2017年以电商+内容形式上线,首日售罄的“Golf is Dead”Tee,让品牌获得第一笔可周转现金。
2. 2017—2021:联名爆发期
2019年Beats by Dre联名耳机壳,让高尔夫第一次出现在ComplexCon潮流展;2020年Jimmy Choo限量钉鞋,让LPGA球员在赛场上“走秀”;2021年F1迈阿密大奖赛限定胶囊系列,把果岭旗纹印在赛车服上。每一次联名都是一次“破壁实验”——传统球具品牌负责性能背书,Malbon负责视觉翻译。



3. 2022—2024:线下社群化
洛杉矶旗舰店开业当天,门店被设计成“高尔夫街区”:外摆是迷你三杆洞,内场有模拟器、咖啡吧、黑胶唱片墙。会员系统“Buckets Club”把金融律师、说唱歌手、医学院学生、好莱坞造型师拉到同一组tee time,球叙结束后的after party直接变小型演出。至此,Malbon完成“从卖衣服到卖时间”的商业模型升级。
4. 2025:亚太支点化
深圳总部定位为“亚太创意与营运双中枢”,职能涵盖:
• 供应链再设计——把原来分散在越南、印尼的工坊订单向珠三角集中,缩短交货周期;
• 本土化联名池——已与UCCA Lab、摩登天空、茶颜悦色签订MOU;
• 女性市场实验室——与KEEP、小红书联合发布《中国女性高尔夫生活方式白皮书》,样本量10万。
二、重新定义“高尔夫生意”:Malbon的底层方法论
1. 产品层:功能×情绪双螺旋
• 功能:与日本东丽联合开发“Dry-Twist”纱线,保证美巡赛级速干;
• 情绪:把“Birdie”做成袜子刺绣,把“Double Bogey”做成自嘲贴纸。
通过“可识别的自嘲”把竞技压力转化为社交货币,降低入门心理门槛。
2. 渠道层:线下空间=内容片场
洛杉矶门店月均举办15场“非高尔夫”活动:球鞋清洗工作坊、宠物友好日、NFT铸造夜。平均每平方米坪效达到传统球具零售的2.8倍,其中45%收入来自咖啡、门票、限定周边。上海首店将复制“街区化”概念,并增设“夜场灯光微球道”,让下班族可以“一小时9洞”。
3. 社群层:Buckets Club的本土化
• 会员等级:Rookie/Scratch/Tour Pro,对应不同权益;
• 积分体系:下场打球、参加艺术展、发布OOTD均可得“Buckets”;
• 中国城市节点:北京(国贸屋顶练习场)、成都(麓湖A4美术馆)、深圳(万象天地高街)。
目标是2026年底在中国拥有2万付费会员,其中女性占比不低于55%。

4. 文化层:把高尔夫翻译成“通用表情包”
Malbon的卡通球Bucket已进化为动态NFT,持有者可在微信表情包商店下载专属GIF。2025年中秋节,品牌将发售“Moon Bucket”数字藏品,绑定线下月饼快闪。通过“数字+实体”双轨,让“不打球的人也能用Malbon表达情绪”。
三、中国市场:为什么是现在?
1. 人群裂变
• 新中产:根据《2024中国高尔夫白皮书》,18—35岁球友占比从2019年的23%升至41%;
• 她力量:女性注册球手年增28%,且更愿意为“好看”支付溢价;
• Z世代:把高尔夫当“飞盘Plus”,核心诉求是拍照出片、社交破圈。
2. 基础设施完善
• 室内模拟器门店突破9000家,下沉到临沂、绵阳;
• 微信/小红书让“云下场”成为可能,线上挑战#7ironchallenge 播放量4.8亿;
• 政策端:2025年全运会恢复高尔夫业余组,地方政府积极引入赛事IP。
3. 供给缺口
传统高端专业品牌(Titleist、Callaway)强调“性能至上”,时尚品牌(Lululemon、FILA GOLF)强调“轻奢日常”,唯独缺少“街头潮流+深度社群”的复合体。Malbon切入的正是“功能及格、情绪满分”的空白带。
四、竞品图谱:谁在跟Malbon抢时间?
1. 国际品牌
• Nike Golf:2025年签约中国业余世界第一丁文一,继续强化“专业”心智;
• Adidas Golf:与Palace联名后声量上涨,但供应链对中国市场反应慢;
• TravisMathew:美式休闲,线下店稀少,仍以电商为主。
2. 本土品牌
• 比音勒芬:40亿元年营收,VIP体系成熟,但平均客单价高、品牌老化;
• FILA GOLF:依托安踏集团渠道,门店迅速扩张,设计语言仍偏保守;
• Ola:港资背景,设计中西合璧,但社群运营薄弱,缺乏“夜生活”场景。
结论:Malbon的最大对手不是上述品牌,而是“时间”——能否在窗口期完成消费者心智占位。
五、“中国限定”路线图
1. 产品
• 城市限定:上海—霓虹夜景配色、深圳—赛博电音配色、成都—熊猫竹林印花;
• 节日限定:中秋“月兔推杆”、春节“鞭炮Birdie”;
• 联名限定:与观夏推出香氛球tee、与茶颜悦色推出“乌龙球”奶茶。
2. 内容
• 纪录片《Bucket在中国》:跟拍三位女性球友(程序员、rapper、花艺师);
• 小程序“云球场”:用LBS匹配附近球友,支持一键租杆、拼球车;
• 虚拟偶像“Bucket酱”:B站直播教学+带货,首场GMV破500万。
3. 线下事件
• “夜光9洞巡回赛”:成都、北京、深圳三地,每晚19:00开球,DJ现场打碟;
• “女性球友穿搭月”:联合小红书博主发布“18洞OOTD”挑战;
• “艺术家开球”:邀请徐震®、张鼎在练习场做装置艺术,观众可免费体验切杆。
结语:高尔夫的“第三宇宙速度”
1961年,美国宇航员谢泼德在月球打出一杆“人类最远的球”;2025年,Malbon想把高尔夫变成“人人可触的流行文化”。进入中国只是起点,真正的挑战是如何让高尔夫像咖啡、飞盘、Citywalk一样,成为年轻人周末清单里的默认选项。
当Stephen被问到“五年后的Malbon是什么”,他回答:“我们不想做服装公司,而想成为‘时间发行商’——把人们从格子间、地铁、996里赎回两小时,让他们在阳光下完成一次挥杆,再带着笑脸回到生活。”
深圳湾的落日余晖打在崭新的Malbon招牌上,Bucket的笑脸似乎在说:欢迎来到高尔夫的第三宇宙速度。
商派官方订阅号
领取相关报告
近期文章
- 商派PIM商品中心:构建全域商品数据中枢的智能引擎
- 全球奥特莱斯业态比较分析:中国奥莱、日本奥莱、美国奥莱与欧洲奥莱的发展模式与特色|商派
- 潮流高尔夫品牌Malbon入华:八年破圈成顶流,大牌抢着联名;与本土品牌比音勒芬、FILA GOLF、Ola同台竞争|商派
- 光学科技解锁AI时代新视界:AI智能眼镜行业的变革与机遇
- 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商品规划、商品企划与商品计划”深度解析
- 《AI驱动全域电商与跨境运营提效增长沙龙》即将启幕!“商派+影刀RPA+群核科技”联合举办
- 认识全新“H&M”:一场由“规模”转向“质量”的升级 ——线下体验“旗舰化”+线上渠道“矩阵化”|商派
- 中国未来50年产业发展趋势深度分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消费和碳中和产业
相关文章
产品推荐
- 品牌云店新零售商城 品牌连锁O2O新零售商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