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骑BROMPTON的人不会在意堵车,但会在意朋友圈有没有点赞。”——从BROMPTON的爆红看中国骑行经济的浮沉
一、马云效应:一场西湖夜骑引发的消费狂欢
7月17日,马云夜骑西湖的视频刷屏社交网络,其座驾——英国折叠自行车品牌BROMPTON的“C Line流光紫清漆”款(售价1.85万元)迅速成为焦点。一夜之间,“马云同款”咨询量激增50%,淘宝旗舰店销量突破80件,二手市场限量款更是炒至15万元,溢价近十倍。

这一现象并非偶然。BROMPTON凭借手工焊接车架、限量配色和折叠设计,长期被视作“自行车界的爱马仕”,其用户与路虎、戴森消费者高度重合,成为中产精英的身份符号。而马云的“带货”效应,恰好击中了中国消费者对“精英同款”的追逐心理,微博话题#马云同款自行车二手卖15万#单日阅读量破亿,骑行社群周增会员超10万。

二、BROMPTON的中国十年:从小众到爆红,再到隐忧
- 小众破圈:中国市场的“折叠”增长2012年入华时,BROMPTON年销量仅几百台,2020年后借骑行热潮爆发,中国区销量从2018年的800台飙升至2023年的2.8万台,占全球销量的31%,成为品牌第一大市场。
品牌加速本土化:2024年新开10家专卖店,覆盖拉萨等偏远城市;联名百年灵推出限量款钛金属车(15秒售罄),并首次将世界锦标赛落地北京。 - 繁荣背后的危机:利润暴跌99%与市场分化2024财年,BROMPTON全球利润从1070万英镑暴跌至4602英镑,销售额下降5.3%,主因欧美市场疲软及中国消费降温。中国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一边是限量款被热炒,另一边入门级车型库存周转率降至0.8次/年,门店客流增3倍但实际转化率走低。
三、骑行经济退烧:理性消费与国货崛起的冲击
- 高端市场遇冷:万元车打响价格战2025年初,崔克、迪卡侬等高端品牌降价最高达50%,BROMPTON虽未直接调价,但通过电商专供A系列(1.15万元)试探下沉市场。行业普遍高估需求:疫情后全球库存过剩,BROMPTON推迟新工厂计划,转向电动自行车和亚洲供应链以降低成本。
- 国货“反攻”:性价比消费成主流抖音折叠自行车销量榜前三均为飞鸽、凤凰等国产老牌,单价不足500元,凭借成熟供应链和广泛售后网络抢占市场。年轻消费者转向实用主义:95后更倾向“骑行+地铁”的通勤组合,而非万元级“社交货币”。
四、未来博弈:BROMPTON如何在中国“破局”?
- 产品策略:从奢侈品到生活方式的转型强化电动化:推出G系列越野车型(未入华),应对通勤刚需。跨界合作:如与迈极炫联合开发VTG折叠车灯系统,拓展“骑行美学”生态。
- 渠道优化:平衡稀缺性与大众化直营店维持高端形象,经销商渠道下沉二三线城市;线上专供款降低入门门槛。
- 风险警示:过度依赖中国市场的隐患2024年T系列因转向故障全球召回,暴露出品控压力;若中国经济持续放缓,高溢价模式或难维系。
五、结语:骑行经济的下一站在哪里?
马云的偶然带货,揭开了中国消费市场的深层逻辑:一边是精英阶层对符号化商品的狂热,另一边是大众对性价比的理性回归。BROMPTON的浮沉,恰是这一矛盾的缩影。未来,骑行经济或将分化为两条路径:
- 高端市场聚焦“科技+奢侈品”属性,如电动折叠车与智能配件;
- 大众市场回归通勤本质,依托国货供应链与本土服务网络。
正如网友调侃:“骑BROMPTON的人不会在意堵车,但会在意朋友圈有没有点赞。”当骑行从运动变成社交表演,品牌的真正挑战或许在于——如何让产品在“折叠”之后,依然能展开生活的真实需求。
商派OMS产品解读文章——
商派官方订阅号
领取相关报告
近期文章
- 新数字经济时代:商派ShopeX成为品牌企业面向“业务创新活跃性”与 “责权利财税法稳健性”的桥梁
- lululemon加码中国,启用上海“第二总部”,Birkenstock勃肯鞋迈入20亿欧元俱乐部|商派客户资讯
- 影视飓风服饰品牌STORMCREW正式入驻天猫!影视飓风创始人Tim(潘天鸿)直播带货T恤爆售20万单!
- 商派ERP:全渠道电商时代的订单库存管理中枢,主流电商ERP系统推荐!
- 始祖鸟御用的顶级户外面料GORE-TEX全方位解析:从科技突破到户外品牌与户外爱好者的终极信仰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彻夜未眠后,王A总启动了代号为“凤凰计划”的数智化转型战略|商派AI故事漫画
- 从Labubu到安缦缦:情绪价值为何重新定义客户买单的理由?
相关文章
产品推荐
- OMS全渠道智能运营中台 公私域连通/多系统集成/全渠道订单智能路由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02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