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无疑成为了音乐的海洋。梅赛德斯 – 奔驰文化中心、上海体育场、虹口足球场、东方体育中心四场演唱会同时绽放,这一罕见盛景让整个城市都沉浸在音乐的狂欢之中。
张学友、刘若英、凤凰传奇、李荣浩,这四位风格迥异的歌手,如同四颗璀璨的星辰,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奔赴这场青春之约。
据专业平台统计,上海四场演唱会共吸引了数万名观众。这些观众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有的是为了追寻自己的青春回忆,有的是为了感受现场音乐的魅力,有的则是为了与朋友、家人一起度过一个难忘的夜晚。他们的到来,不仅为上海的文化演艺市场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和魅力。
旅游跟着“演唱会”走成为新潮流。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成为越来越多歌迷的旅游出行新选择。“演唱会经济”成为当下最火的商业热点。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吧!
一、演唱会经济,点燃城市文旅热潮
(一)演出市场的火热场景
“演唱会经济”是指通过举办演唱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餐饮、交通、住宿、旅游等。 演唱会不仅带来了票务收入,还激活了当地的消费市场,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例如,周杰伦在海口的演唱会吸引了15.46万人次观众,带动旅游收入9.76亿元,是端午假期旅游收入的3倍。
演唱会经济的具体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演唱会带来了大量观众,这些观众在观看演出的同时,也会在当地消费,从而刺激了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的发展。例如,薛之谦在衢州的演唱会为当地带来旅游收入1.24亿元,周杰伦在海口的4场演唱会带动旅游收入9.76亿元。其次,演唱会还促进了当地的文化和旅游发展,增加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近年来,演唱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一些趋势和特点。首先,大型演唱会对市场增长的贡献率最高,尤其是5000人以上的演唱会。其次,演唱会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上半年,全国演唱会票房总收入达101.4亿元,比2023年上半年增长了83.7亿元。最后,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演唱会经济的竞争中,通过各种举措吸引歌手和观众,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演唱会现场的热闹氛围不仅体现在精彩的表演上,观众对于纪念票根的热情也十分高涨。如今,虽然电子票成为主流,但仍有许多观众怀念实体票的质感和纪念意义。例如,在一些演唱会现场,观众会花费 20 元购买自制的纸质纪念票根,上面印上名字、排号,还配有可拆卸的塑封。据统计,在热门演唱会期间,购买纪念票根的观众比例可达 30% 左右。此外,还有观众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纪念票根,如在淘票票官网的 “我的纪念票根” 活动中收集,或者关注艺人的官方信息,参加粉丝见面会等方式赢取纪念票根。实体票根仿佛成为了观众与演唱会之间的特殊纽带,承载着他们的回忆。
(二)“跨城观演”带来别样情绪价值
跨城观演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能够看到自己喜欢的歌手,更在于它能给人们带来别样的情绪价值。对于很多人来说,看一场演唱会就像是给自己充了一次电,让生活充满了热情。
朱朱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她抢到了第三轮票,为了这场演唱会,她期待了很久。她说:“当我走进演唱会现场,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响起,我的心情无比激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了。这场演唱会就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热爱。”
在社交媒体上,很多人也分享了自己看演唱会的感受。有人说:“演唱会是一个可以让人忘却一切烦恼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情绪,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还有人说:“看演唱会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力量,大家一起唱歌、一起欢呼,那种氛围让人难以忘怀。”
正如专业机构艾媒的数据显示,今年演出市场规模或将超过 900 亿元,是 2022 年的 3.7 倍。演唱会火爆,是因为有大量愿意在这个市场消费的歌迷。他们在演唱会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情绪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是音乐带来的感动,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二)“演艺 + 旅游” 新模式
“演艺 + 旅游” 模式正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大城市兴起,成为当下城市文旅的新潮流。这种融合模式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行体验,也为城市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北京为例,看完演唱会后在长安街夜骑,感受着古老与现代交织的魅力。夜晚的长安街灯火辉煌,车水马龙,骑行者们穿梭其中,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中畅游。一边欣赏着宏伟的建筑,一边回味着演唱会的激情,这种独特的体验让人流连忘返。
在重庆,音乐节的热烈氛围与地道老火锅的麻辣鲜香完美结合。蹦迪过后,来到热气腾腾的火锅店,品尝着特色美食,感受着重庆的烟火气息。红彤彤的锅底翻滚着,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与音乐节的热情相互呼应,让人在味蕾的刺激中释放压力,享受生活。
这种模式不仅在大城市流行,一些中小城市也在积极探索。比如山西省太原市,出台了 “在演唱会举办前 3 天至后 3 天期间,演唱会门票持有者可免费游部分核心景区、坐公共交通” 的举措,吸引了众多观众延长在太原的旅游时间。还有浙江省衢州市,推出文旅惠民活动,为观看蔡依林演唱会的游客提供往返机票、景区免费游、消费券、免费住宿等福利,让游客在欣赏演唱会的同时,深度体验衢州的美景和文化。
以宁波的SUSU(化名)为例,她在观看演唱会的同时,充分规划了自己的旅行路线。先寄存行李,然后去陆家嘴 Citywalk,打卡东方明珠等景点,将看演唱会与旅行完美结合。这种模式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丰富的体验,也为城市的文旅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数据显示,像SUSU这样将看演唱会与旅游相结合的观众比例逐年上升,目前已达到 40% 左右。这一模式带动了旅游、餐饮、住宿等多个产业的发展,为城市文旅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城市样本,各展风采
(一)南京:低调崛起的演出第三城
1. 丰富多元的演出类型
南京的演出市场可谓精彩纷呈,涵盖了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精品舞台艺术剧目以及各类沉浸式、互动式演艺等。大型演唱会方面,周杰伦、五月天等明星的演唱会常常吸引数万名歌迷齐聚南京。音乐节也是热闹非凡,长江潮音乐节、咪豆音乐节等大型音乐节纷至沓来,异常火爆。专业剧场推出的精品舞台艺术剧目更是种类繁多,涵盖话剧、歌剧、儿童剧等。外地知名院团如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中央芭蕾舞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纷纷来宁献艺。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南京各类演出达 5522 场,丰富的演出类型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
2. 真金白银的实惠政策
南京自 2017 年开始,每年拿出一部分专项资金,以 “直接补贴、积分奖励” 的方式,对遴选出的优秀演出剧目实施补贴,比例最高可达每张票价的 50%。这一政策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看演出,也让演出团体、经纪公司、经营机构竞相布局南京。截至 2023 年 6 月,南京市文旅消费政府补贴剧目共评审出 24 批次 848 部 1504 场,累计已完成演出 638 部 1108 场,实现演出总票房约 3.5 亿元,补贴金额约 6600 万元,观演人次约 107 万。
3. 拉动消费的显著成效
以周杰伦演唱会为例,9 月 26—29 日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连开 4 天,以一场 4 万人计算,据说吸引超 15 万歌迷来到南京,交织成了 “园游会”。这一演唱会极大地拉动了旅游、餐饮、住宿、交通等消费的增长。携程数据显示,9 月 26 日至 29 日,南京整体旅游订单环比前几日增长 86%,酒店订单环比增长 248%。奥体周边一些餐饮店人流量也有所增长,如华采天地的一家淮扬菜餐厅工作人员表示客流量大约增长了 20%。
(二)苏州:“最强地级市” 的拼劲
1. 政策支持文体旅联动
苏州出台《苏州市进一步促进文体旅联动丰富产品供给的意见》,聚焦演唱会、体育赛事、剧场演出、低空文旅等消费热点,推出十条针对性举措。旨在通过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知名艺人和歌手来苏州演出,带动苏州的文旅市场发展。
2. 丰富多样的奖励举措
在演唱会方面,明确对每站次售票人数达到 5 万人次的演唱会、音乐会,按照每人次 15 元对主办单位予以奖励;每站次售票人数超 10 万人次的,超出部分按照每人次 20 元对主办单位予以奖励。对主办单位以市场化方式开展的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不含职业联赛),观赛观众实际售票超 1 万人次,按照每人次 10 元予以奖励;对于国际级的赛事,奖励额度还将上浮 30%。对于电竞赛事、动漫游戏展会以及书展等大型活动的举办,也将予以支持。电竞赛事重点场次和活动在苏州举办的,观赛观众达 0.5 万人次,按照每人次 20 元予以奖励;动漫游戏展会展览面积不少于 2 万平方米,累计售票人数达 3 万人次的,按照每人次 15 元予以奖励;书展展览面积不少于 2 万平方米,累计参观人数达 5 万人次的,书籍销售收入达 5000 万元的,按照每人次 10 元予以奖励。在文艺演出方面,对满足一定条件的项目,将按照每人次 20 元的标准对主办单位予以一次性奖励。
(三)常州:“青春乐都” 的出圈密码
1. 硬件设施与软件服务兼备
常州是长三角地区较早建成奥体中心这样适合承接大型演出场地的城市之一。近两年来,常州奥体中心已顺利举办多场大型演艺活动。看软件,“常州态度” 成为引流关键。文旅部门牵头,联合公安、消防、城管等十多个部门,协作机制即刻启动,确保带给主办方和乐迷最好的体验,做到政府与乐迷的 “双向奔赴”。
2. 创新模式与贴心举措
为了让没有买到演唱会门票的乐迷在常州不留遗憾,常州创新性开辟演唱会 “分场” 模式,在文化广场、市民广场、中华恐龙园等地竖起了大屏直播,令广大乐迷直呼贴心。据统计,今年以来,常州已累计举办营业性演出超过 1 万场次,有效拉动旅游消费,仅暑假期间全市 40 家 A 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 1534.2 万人次。此外,常州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全市范围内的大型营业性演出给予营业收入 1%的奖补,让音乐节主办方肯来、敢来,能赚到钱。
三、演唱会经济背后的思考
(一)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
1. 提前布局产业链
围绕演出市场相关联的产业提前布局上下游产业链至关重要。演出所需的灯光、舞美等设备以及创意设计和制作服务等的新技术、新材料产业,能极大提高整个产业链产品供给,从而在演出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以灯光设备为例,据统计,一场大型演唱会所需的专业灯光设备价值可达数百万元甚至更高。而高质量的舞美设计和制作,不仅能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还能提升演唱会的整体品质。例如,某些知名演唱会的舞美设计投入高达上千万元,涵盖了先进的舞台搭建技术、特效制作以及与演出主题相契合的场景布置等。通过布局这些产业,城市可以吸引更多高质量的演出项目落地,同时也能促进本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2. 优化营商环境
吸引一场演唱会落地,城市硬件基础设施固然重要,但软件服务尤其是营商环境更为关键。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为演唱会主办方提供便利,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例如,一些城市为演唱会主办方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审批流程的简化、场地协调的高效以及安全保障的有力支持等。在审批方面,部分城市将演唱会审批时间从原来的几周缩短至几天,大大提高了主办方的筹备效率。同时,城市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主办方。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应 “让利于民”,出台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对演唱会举办方的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等进行减免等。这样的营商环境不仅能吸引更多的演唱会项目,还能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二)未来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演唱会经济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演唱会热门城市的竞逐,主办方在选择演出地点时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使得各个城市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举办演唱会的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甚至一些县级市也开始举办各类演出活动。另一方面,观众需求变化迅速。观众对于演唱会的品质、体验和个性化需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精彩的表演,还希望在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得到更好的服务。例如,观众对于演唱会的音响效果、舞台设计以及艺人与观众的互动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线上演唱会等新兴形式也对传统演唱会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然而,演唱会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演唱会市场的潜力巨大。数据表明,中国居民观看演唱会的预算集中在 1001 – 3000 元(52.1%)之间,其中花销主要为住宿(61.3%)、餐饮(68.7%)、交通(69.7%)。这表明观众愿意为高质量的演唱会体验付出较高的成本。其次,政府对文化演出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演唱会、音乐节等文化活动的举办,为演唱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例如,苏州出台《苏州市进一步促进文体旅联动丰富产品供给的意见》,对演唱会等活动给予奖励,吸引更多知名艺人和歌手来苏州演出。最后,演唱会经济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明显。演唱会经济与旅游、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的融合不断加深,形成了多元化的消费业态。例如,“演艺 + 旅游” 的新模式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观众在观看演唱会的同时进行旅游、打卡等活动,为城市文旅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
综上所述,演唱会经济在未来发展中既面临着挑战,也充满着机遇。各个城市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前布局产业链,以应对市场竞争和观众需求变化。同时,要充分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推动演唱会经济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城市文旅经济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
商派官方订阅号
-
领取相关报告
近期文章
相关文章
产品推荐
- 品牌云店新零售商城 品牌连锁O2O新零售商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