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6大关键词解读食品行业消费者洞察
6·18过后,品牌企业最“辛劳”的莫过于财务部门,因为大促之后必然引发各种让人头疼的“财务”问题。
即便是日常经营,当下品牌企业全渠道零售业务所产生的财务对账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财务人员。
例如,明明近期同样的订单,对账没有任何问题,但今天对账就对不平。运营人员、财务人员都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他们经常会抱怨,是不是大白天“见鬼”了。不明真相的运营人员,经常求助商派团队。因为很多对账问题,往往被误认为是系统出现问题,但真相并非如此。
今天我们就好好聊聊全渠道零售下那些让人头疼的“财务”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对于行业头部的品牌企业而言,其内部通常在使用SAP等复杂的企业管理系统或者其他财务管理系统,进行精细化的成本管控。因此,每一笔销售订单的收支、开票、核销都要有清晰的凭证和合规闭环流程,以便于企业计算出不同业务、不同渠道的具体成本支出和经营收入。(部分纯销售导向的中小零售企业,采用相对简单的ERP,后端往往没有没有对接复杂的资源管理/成本控制和财务系统,不在本次讨论范围。)
无论企业是用SAP还是其他财务系统,其对应的财务流程和规则都是相对“不变”的,需要外部对接的系统按照它们的流程标准提供详细数据和信息。
但我们反观各种平台的业务规则、营销规则、特殊业务/流程和支付规则等,这些都是定期会改变的。例如活动满减、平台补贴、会员价、店铺优惠券、多件折扣、充值返利、积分抵扣、支付红包、保价退款等,现如今简单的一笔2C的订单当中涉及的变量参数极多,其中涉及的财务核算就更为复杂。
总之,平台和订单侧的规则与流程一直在变,而企业后端财务侧流程和要求又是相对固定的,夹在平台和企业后端系统之间的运营中台/订单管理系统(OMS),就承接了把各种平台不断变化的数据和信息,要变成符合企业后端操作要求的标准数据。特别是财务模块,对OMS的系统能力,以及数字化服务商的业务理解能力,后期的技术支持能力等要求极高。
商派产品团队通过详细的品牌客户财务管理需求调研,以及对过往出现的各种财务对账问题整理分析得出,品牌企业过往出现的财务对账问题,其中70%是由平台业务规则、营销规则、特殊业务流程发生变化而造成的。只有部分是系统运营设置和数据/业务场景信息缺失等原因造成的。
这70%的问题都有哪些典型场景呢?
例如——
1、平台因运营需求,新增优惠、补贴和费用项,如何进行识别?如果无法识别如何记账?补贴识别不出,如何开票?财税是否存在风险?费用识别不出,如何核算成本,差异如何处理?
2、平台规则变更,原字段不提供保价的标识;如何创建业务凭证?账单如何进行核对?
3、因为平台补贴,导致的订单金额为0;平台未通知补贴金额,仅在账单中体现,如何进行对账?应收如何生成?订单是否进行履约?平台是否存在流水信息?
4、组套商品优惠如何分摊到每个物料上?如果不分,部分售后怎么处理?销退如何创建?(平台营销)
5、优惠金额有部分平台承担,部分商家承担,未体现在订单数据中;如何计入收入?(平台营销)
6、平台极速退款业务给客户进行了退款,但没有货入仓,如何处理钱货两损;用户收货后进行赔偿,小额补偿业务如何标记,补偿如何计入?
7、平台先退款,货还未入仓,如何记账?是否等入仓后生成销退?如果没入仓?又如何处理?
8、如果用户充值100赠送10元;购买商品110元,如何记收入?购买商品55元如何计收入?赠送的10元是算优惠计入营销费用?如何与平台账单进行核对?
9、一个商品多个数量,平台通知全部商品退部分款,如何匹配商品数量?如何确定销退数量?
10、平台先退款,后退货,账单只有退款流水;但是货还未入仓,退款是否创建销退?
······
造成财务对账问题的场景如此之多,如何通过数字化系统的能力,一并解决呢?让我们再细细拆解问题,理清解决思路。
首先,财务“对账”概括来说就是“账证实”核对。
“账”就是账目,“证”就是凭证,“实”就是实际资金。为了确保同一个事务的数据描述在不同场景下的记录一致,从而进行相互之间的一致性比对。
其次,对账的核心数据包含以下信息——
业务凭证:订单/售后单
业务账目:基于业务单据和规则的结果
对账账单:电商平台/支付公司
银行账户:银行/ERP
基于以上信息,可以构建一个对账模型:
证账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
基于企业财务对账需求和问题,结合上方的三层对账模型,我们得出数字化系统在协助财务对账处理的操作流程里,需要解决以下难题,或者是支持以下能力——
如:
1.可以便捷的查询需要核对的原始业务凭证的准确性
2.可以配置业务账目生成的规则,以及添加校验
3.可以对业务凭证和业务账目进行核查,调整
4.可以对结算对象的结算账单进行解析和校验
5.可以通过配置对业务账目和结算账单的差异结果进行标记
6.可以通过策略,对标记的数据,进行对账核销的处理
总之,从品牌客户的运营需求和解决问题来看,商派OMS系统原先的财务中心通过研发升级,能够直接帮助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前置处理很多问题,然后支持灵活调整,最后才进行对账,则可避免很多后期对账出现的让人头疼的问题。
也就是说,商派OMS针对财务对账模块进行能力升级以后,其本质是一个会计“预处理”中心。“预”处理意味着把很多后期不好处理的问题,通过系统逻辑和能力提前暴露,然后提前处理掉。
商派OMS“会计预处理中心”可以解决日常80%的对账对不平问题。(该百分比数据仅为商派在有限的知名品牌客户样本量下的调研数据,仅供参考,非全零售场景下的系统能力承诺。)
那么商派OMS“会计预处理中心”究竟是如何工作的?
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凭证处理引擎
让影响对账的问题,提前暴露
优先处理,提前规避
事实上,众多平台新增和修改的业务规则,营销规则,特殊业务流程等,很难第一时间告知企业,也很难被运营人员发现。这也是财务人员经常“见鬼”的根本原因之一。那么由这些问题产生的订单账单进入财务对账环节,肯定对不平,且已经无法撤销,需要后期多个人员进行复杂的排查和处理。
为此,商派通过“凭证处理引擎”对业务凭证进行预先审核处理,就可以提前暴露出业务流程问题,逻辑问题,金额处理等问题。各种问题前置暴露,然后提前优先处理,支持账单撤销重提,那么就可以规避业务问题影响对账结果;以及达到业务“合规”。
对账核心总图
如何把上述提到的对账问题,解决思路和系统能力集中到OMS的处理中心,实现标准化流程作业呢?
从下图可以看出,首先是通过“对账核心”(对账模型——证账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来实现核对流程的标准化;然后再通过对账引擎和规则引擎,为核对方法和处理方法提供能力支持。
然后对核对结果进行汇总,最后通过规则模板预制会计凭证,这样就能帮助企业财务人员/会计完成绝大部分的财务“预处理”工作,便于他们高效、准确的完成后续的对账工作。
1.通过对账核心标准化核对流程
2.通过对账引擎和规则引擎,为核对方法和处理方法提供能力支持
3.对结果进行汇总
4.通过规则模板预制会计凭证
以上就是商派OMS会计预处理中心的简单介绍,如果涉及到具体的平台和业务,以及企业后端财务系统,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
推荐阅读:
财务和业务紧密相关,如果您的企业也面临众多财务对账问题,欢迎在下方扫码,留言咨询。
-
商派官方订阅号
-
领取相关报告
近期文章
- 喜报!商派荣获晶科能源“2024·最佳营销数字化服务商”奖项
- 2025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十大发展趋势深度剖析
- 商派与行业知名的MRO数字供应链专家-“西域”达成项目合作
- 5亿“泛二次元用户”撑起2000多亿谷子经济!小马宝莉卡牌热卖,“卡游”预计年营收将超50亿元!
- 雅戈尔时尚将法国奢华童装品牌 Bonpoint(小樱桃)纳入麾下,首次进军童装和奢侈品领域
- 1.57亿老年网民提振银发经济!2025年视频号中老年用户消费洞察深度分析
- 抖音电商美妆、大健康与乳品行业年度洞察:大健康上升40%,美妆整体增长24% ,乳品市场增长 56%
- 2025 年商业地产行业发展全景洞察与趋势展望:工业和制造业地产成为热门投资领域